某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框架圖,解釋某地形區(qū)的地貌形態(tài),據(jù)此回答下面小題。
1.該地形區(qū)是
A. 青藏高原 B. 云貴高原 C. 黃土高原 D. 內(nèi)蒙古高原
2.框圖中,各圈碼與其填入的內(nèi)容,不合適的是
A. ①全年降水均勻 B. ②土質疏松、多孔隙,易溶于水
C. ③過墾過牧 D. ④地表溝壑縱橫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五次階段性測試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關于香港和澳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路環(huán)三部分組成
B. 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
C. 澳門以商業(yè)為主要經(jīng)濟支柱,被譽為“購物天堂”
D. 香港海岸線平直,地形以平原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陜西省漢中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同步練習:1.2 地球的運動 題型:選擇題
當北半球是冬季時,南半球是什么季節(jié)( )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山東省汶上縣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第23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018年2月9日至25日在韓國平昌舉行,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的地理事物敘述,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是渤海,②是黃海,渤海和黃海都是我國的內(nèi)海
B. ③是日本海,其沿岸分布有日本重要的工業(yè)基地
C. ④是南海,分布有我國的釣魚島
D. ⑤是朝鮮,既是我國陸上鄰國,也是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
2.平昌的氣候類型是( )
A. 溫帶季風氣候 B. 溫大陸性氣候 C. 溫帶海洋性氣候 D. 亞熱帶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8年湖南岳陽市八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解答題
國務院曾提出“十三五規(guī)劃”將建設北京到臺灣的高鐵,而臺海通道是一項連接大陸與臺灣的工程設想。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釣魚島位于臺灣島的 方向。臺灣海峽屬于我國東部臨海中的 海。
(2)圖中A省屬 (干濕地區(qū)),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qū)域中的 。
(3)圖中B是臺灣最長河流 ,由該河分析臺灣地勢特征為 。
(4)臺灣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為什么?
(5)關于臺海通道有不少專家提出了橋梁、隧道結合的方式。結合所學地理知識,你認為修建臺海通道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8年湖南岳陽市八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一次會議分別于2018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兩會期間,北京
A. 晝長夜短,晝漸長 B. 晝長夜短,晝漸短
C. 晝短夜長,晝漸長 D. 晝短夜長,晝漸短
2.關于北京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名勝古跡和文化遺產(chǎn)眾多 B. 是國際金融和交通中心
C. 被天津市和遼寧省包圍 D. 位于華北平原北部,瀕臨渤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山東日照市2017-2018人教版七下地理期末拔高模擬試卷 題型:選擇題
美國積極尋求替代能源,在乙醇燃料項目上與巴西合作密切。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兩國地理位置和自然環(huán)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兩國均位于西半球 B. 共同瀕臨大西洋
C. 地形均以高原、山地為主 D. 主要河流的流向不同
2.被稱為“地球之肺”的熱帶雨林在巴西面積急劇減少,其主要原因是( )
①洪水泛濫,大量樹木被淹 ②燒荒墾地,種植大豆
③非法砍伐,走私貴重木材 ④氣候惡化, 樹木病蟲害嚴重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山東日照市2017-2018人教版七下地理期末拔高模擬試卷 題型:選擇題
亞洲地域遼闊,山岳巍峨氣候復雜多 樣擁有眾多的“世界之最”.下列關于亞洲的世界之最的敘述中,你認為正確是( 。
A.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 B. 亞洲東部、南部的季風最強盛,最典型
C.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D. 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題文)下列哪個國家沒有與中國陸地相鄰( )
A. 朝鮮 B. 俄羅斯 C. 日本 D. 蒙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