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①處的地形部位是

A.山脊B.山谷C.陡崖D.鞍部

2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A.甲山峰的海拔在700-800米之間

B.乙河的流向大致是由北向南

C.②③兩地的相對高度是300米

D.A坡比B坡陡

3根據(jù)比例尺,可量、算出②③兩地的實際距離,大約是

A.200米B.300米C.2000米D.200000米

【答案】

1D

2D

3C

【解析】

1圖中①處是兩山峰之間的比較平緩的部位。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因為該部位在整個地形體系中似馬鞍,故名鞍部。故選D

2讀圖可知,圖中等高距是100米,因此甲山峰的海拔在700-800米之間,A正確;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圖中乙河流的流向大致是由北向南,B正確;圖中②地海拔為600米,③海拔為30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300米,C正確;A處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B處等高線稠密,坡度較陡,D錯。故選D。

3讀圖可知,在圖中量的②③兩地的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圖中的比例尺是1100000,因此②③兩地的實際距離=2×100000=2000米,故選C。

本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但又有一定的規(guī)律。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據(jù)甲圖分析,從地形類型來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地區(qū)。

(2)據(jù)乙圖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半球,按高中低緯度來說,又主要分布在 緯度。

(3)丙圖②③⑦三處均為世界人口稠密區(qū),據(jù)圖分析人口密集的自然原因。

(4)丙圖①④⑤⑥處均為世界人口稀疏區(qū),但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同,比較:

①的原因是 。

④的原因是 。

(5)④所在的大洲主要分布的兩大人種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二分二至地球位置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是_________。

(2)6月22日前后,地球位于公轉(zhuǎn)軌道_________處附近(填數(shù)字序號),此時北半球節(jié)氣是_________(填節(jié)氣名稱)。

(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舂煙!碑敁P州柳樹吐露新芽時,地球位于公轉(zhuǎn)軌道的 _________ 處附近(填數(shù)字序號)。

(4)當揚州白晝最短黑夜最長時,地球位于公轉(zhuǎn)軌道_________ 處(填數(shù)字序號),此時揚州氣溫較_________(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 (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長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俄羅斯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 ()

A. 東歐平原 B. 西西伯利亞平原

C. 中西伯利亞平原 D. 東西伯利亞山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水能寶庫”和“黃金水道”之稱的是 ( )

A. 長江 B. 黃河 C. 京杭運河 D. 塔里木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1、圖2和圖3,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jù)圖1、圖2,歸納美國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自然條件。

a.地形條件:_______面積廣大,耕地面積約占世界耕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

b.氣候條件:地處________帶,氣候溫和,降水較豐富。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世界第四長河A_______和五大湖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

(2)圖3中B區(qū)域氣候冷濕,適合牧草生長,且鄰近城市密集區(qū),形成的農(nóng)業(yè)帶是_______。

(3)圖3體現(xiàn)的是美國農(nóng)業(yè)_______化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在大洲、大洋的名稱。

大洲:A________;B_________。大洋:C___________

(2)寫出圖中①②所屬的溫度帶,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

(3)圖中③地的經(jīng)度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上最炎熱的大洲和最寒冷的大洲分別是

A. 亞洲、非洲 B. 非洲、大洋洲

C. 非洲、南極洲 D. 南美洲、南極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