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世界部分地區(qū)簡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與亞洲在陸地上接壤的大洲是 ( )

A. 歐洲、非洲 B. 非洲、北美洲

C. 歐洲、北美洲 D. 歐洲、大洋州

2亞洲與其他大洲的分界線中,不包括( )

A. 蘇伊士運河 B. 土耳其海峽

C. 馬六甲海峽 D. 白令海峽

3亞洲有三個人類文明發(fā)祥地即中國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南亞的印度河流域和西亞的美索不達(dá)米亞平原又稱為兩河流域。它們形成的共同條件是( )

A. 都位于熱帶,熱量豐富 B. 降水都很豐富

C. 海運都很發(fā)達(dá) D. 地形都比較平坦

【答案】

1A

2C

3D

【解析】試題分析:

1】根據(jù)七大洲的位置可知,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連在一起稱為亞歐大陸。所以與亞洲在陸地上接壤的大洲是歐洲。亞洲與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所以選A。

2】亞洲與非洲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亞洲與歐洲的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馬六甲海峽不是大洲分界線。所以選C

3】根據(jù)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南亞的印度河流域和西亞的美索不達(dá)米亞平原的位置看,長江黃河位于溫帶,黃河流域降水也不是很豐富,但是這幾個地區(qū)都位于河流沖擊平原上,地形平坦。所以選D。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大洲輪廓圖回答下列小題。

1有關(guān)該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緯度位置以低緯度為主 B. 海岸輪廓比較曲折

C. 居民90%以上是混血種人 D. 多數(shù)為發(fā)達(dá)國家

2以下別稱所描述的地理事物屬于該大洲的是(

A. 地球之巔 B. 世界人種大熔爐 C. 高原大陸 D.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3該大洲的一些地區(qū)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沙漠面積不斷擴大,主要原因是(

A. 風(fēng)力過大吹走了表土 B. 由于大量開發(fā)礦產(chǎn),破壞了土地

C. 工業(yè)十分發(fā)達(dá),污染嚴(yán)重 D. 大量砍伐森林,開墾草原,過度放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印度孟買年內(nèi)各月氣溫、降水量圖和南亞1、 7月風(fēng)向圖,完成下面小題。

1對孟買氣候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A. 全年高溫多雨 B. 冬季溫和多雨

C. 夏季炎熱干燥 D. 雨季前氣溫最高

2結(jié)合兩圖分析,可以看出南亞

A. 盛行東北季風(fēng)時降水多 B. 盛行西南季風(fēng)時降水少

C. 水熱豐富,無洪澇災(zāi)害 D. 緯度低,氣溫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與我國陸地相鄰,并且均為內(nèi)陸國的有( )

A.俄羅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薩克斯坦、印度、緬甸

C.蒙古、阿富汗、老撾 D.朝鮮、尼泊爾、老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為50千米,在一幅一百萬分之一的地圖上,這兩地之間的圖上距離應(yīng)是(

A、10厘米 B、4厘米

C、5厘米 D、6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巴西的人口與城市集中分布于 沿海地區(qū),

(2)巴西首都1960年遷至 ,新首都地處熱帶,但由于位于 高原上,氣候四季如春,終年綠草如茵。

(3)巴西西北部的 平原人口稀少。

(4)從15世紀(jì)開始,歐洲白人、非洲黑奴以及原住居民印第安人互相通婚,使得巴西 人種數(shù)量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呈東北-西南走向,又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分界線的山脈是( )

A.大興安嶺 B.太行山

C.昆侖山 D.天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家園”中的大事小情,我們查圖關(guān)注。

(1)知曉時事熱點地區(qū)——中東,最好查閱(  )
A.亞洲氣候圖
B.大洲大洋分布圖
C.世界政區(qū)圖
D.世界降水量分布圖
(2)閱讀圖知,中東是指( 。
A.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
B.亞洲東部和非洲北部
C.歐洲東部和非洲東南部
D.亞洲北部和歐洲東部
(3)敘利亞難民問題,牽動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心。查閱圖知,敘利亞的首都是( 。
A.開羅
B.巴格達(dá)
C.德黑蘭
D.大馬士革
(4)圖表明,中東顯著特征之一是( 。
A.水資源匱乏
B.文化差異顯著
C.石油資源豐富
D.沖突、戰(zhàn)爭頻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