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面“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各題。
【1】四幅等高線圖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四幅等高線圖中,有發(fā)育河流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世界發(fā)達國家分布圖和“剪刀差”漫畫圖,讀下圖,回答問題。
(1)從南北半球看,發(fā)達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的北部。
(2)“剪刀差”漫畫反映: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并不平等,發(fā)展中國家出口的產品是__________,價格____(高/低)。
(3)世界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是_____,該國與美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河流與人類發(fā)展關系密切,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為更好了解黃河流域的地理環(huán)境,某地理雜志社于2017年2月組建考察組,踏上尋訪黃河之旅。圖中數(shù)字序號①②③④代表黃河的不同河段。
(1)考察組在黃河干流______河段(填圖中序號)看到多個水電站。據(jù)此判斷該河段_______資源豐富,主要原因是(從地形地勢、流速方面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月,當考察組在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寧夏平原考察時,聽到寧夏引黃古灌區(qū)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好消息。寧夏平原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不足200mm,地處_____地區(qū)(干濕狀況),但該地區(qū)成為我國著名糧食產區(qū),最主要原因是_____(選擇填空)。
A.土壤肥沃 B.水源豐富 C.熱量充足 D.地勢平坦
黃河部分河段受緯度位置影響,初春時節(jié),上游河段開凍較早,河水挾冰塊而下,水勢洶涌,往往導致水位猛漲,形成凌汛。
(3)3月,考察組在黃河干流_______河段(填圖中序號)觀察到凌汛現(xiàn)象。
(4)6月,考察組進入黃河中游地區(qū),看到的自然景觀是_______(選擇填空);該河段接納了汾河和________兩大支流后,水量增加。6月底考察組在該河段看到了________水利樞紐壯觀的調水調沙場面。
(5)“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考察組在黃河干流________河段(填圖中序號)身歷其境。形成這一景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經市政府批準,臨沂市城區(qū)居民生活用水于2016年1月1日起實行階梯水價。右表為我國東部地區(qū)三城市2016年的階梯水價,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許多城市實行階梯水價的主要目的是
①促進節(jié)約用水
②增加水廠經濟收入
③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④與國際水價接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我國北方地區(qū)水價普遍高于南方地區(qū),主要原因是北方地區(qū)
A. 降水量較小,水資源短缺 B. 經濟發(fā)展速度快,需水量大
C. 水污染比南方地區(qū)更嚴重 D. 人口數(shù)量遠大于南方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青島中考)讀“我國1960~2045年勞動人口增長率變化圖(含預測)”,完成下面小題。
【1】【1】我國勞動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1980年 B. 2015年
C. 2025年 D. 2035年
【2】【2】根據(jù)目前勞動人口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繼續(xù)實施一對夫婦只生一孩政策
B. 放開二孩政策
C. 鼓勵勞動人口到國外就業(yè)
D. 大量引進國外勞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及周邊地區(qū)略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A是________(省級行政區(qū)簡稱),B行政中心是________。
(2)圖中,數(shù)字②是________(海洋)
(3)圖中,甲是________(山脈),東側為________(地形區(qū)),西側為________(地形區(qū))。
(4)乙是 ________(山脈),是我國地勢第_____________級階梯分界線。
(5)圖中,C所在的地形區(qū)為_______,位于我國地勢第_______級階梯上,這里地勢低平,河網密布,被譽為“魚米之鄉(xiā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 )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南海、東海、黃海、渤海
C.黃海、渤海、東海、南海 D.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記者柴靜在霧霾調查《穹頂之下》紀錄片中,倡議“同呼吸,共命運”,保護大氣環(huán)境.下列改善大氣環(huán)境的行為中,錯誤的是( 。
A.多乘坐公交車,綠色出行
B.大力發(fā)展水電、風電和太陽能發(fā)電
C.擴大綠化面積
D.多用煤,少使用天然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