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四大高原面積遼闊,其中能開著汽車追黃羊的高原是( )

A. 青藏高原 B. 內(nèi)蒙古高原 C. 黃土高原 D. 云貴高原

【答案】B

【解析】我國四大高原面積遼闊,其中能開著汽車追黃羊的高原是地勢最平坦的內(nèi)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冰川廣布,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云貴高原地表崎嶇,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中國的“硅谷”發(fā)展高科技產(chǎn)業(yè)的有利條件,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研究和教育人才密集 B. 有大量的人才和資金

C. 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 D. 基礎設施完善,有政府政策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氣候圖,完成下列問題。

(1)A、B、C、D四地中,熱帶雨林氣候是_____,它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這種氣候分 布面積最廣的大洲是______。

(2)四地中,B___________氣候,它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分布在大陸的 ____(東、西)岸。

(3)四地中,氣溫年較差最大的是_____地;年較差最小的是_____屬于冬季多雨的是 ____地;全年降水均勻有霧都之稱的是______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回歸線穿過的省區(qū),自東向西依次是(  )

A. 臺、粵、桂、滇 B. 臺、粵、桂、閩 C. 閩、粵、桂、瓊 D. 瓊、閩、臺、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氣候圖,完成下列問題。

(1) A、B、C、D四地中,位于熱帶的是_________地;冬季有結(jié)冰現(xiàn)象的是________地。

(2) A、B、C、D四地中,氣溫年較差最大的是_____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地。

(3) A、B、C、D四地中屬于全年多雨的是______地;屬于冬季多雨的是______地,以_____________沿岸最為典型。

(4) 寫出C地的氣候類型:_______________氣候。

(5) B地的氣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B.終年炎熱干燥

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 D.全年溫和濕潤

(6) A地可能位于( )

A.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B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

C.赤道附近 D.南北回歸線兩側(cè)大陸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所描述的現(xiàn)象,最有可能發(fā)生在

A. 30°N的地方 B. 回歸線上

C. 赤道上 D. 南極點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東北部局部地區(qū)示意圖,回答問題

1我國與國在圖示區(qū)域的界河是 山脈,它是東北平原和 高原的自然分界線

2工業(yè)區(qū)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yè)基地,就圖中信息,簡要說明該區(qū)域為其發(fā)展重工業(yè)提供的有利條件

3日本的工業(yè)布局特點是 ,結(jié)合材料說明其原因

4甲地某中學地理獲得小組安排同學觀測當?shù)剡B續(xù)三日天氣狀況,觀測資料如表

日期

14

15

16

天氣

氣溫

920

1024

1325

風向、風級

根據(jù)表中資料,描述甲地的天氣變化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南亞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在我國稱瀾滄江的河流是( )

A. 湄南河 B. 湄公河

C. 紅河 D. 伊洛瓦底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六一”,小明同學外出旅游,登山到甲處,通過GPS定位確定了自己的經(jīng)緯度位置。據(jù)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地在城鎮(zhèn)的_______________方向,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小明_______________(能、不能)用此圖量算出甲乙兩地的實地距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六一”這天,圖中城鎮(zhèn)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_______。

(3)“六一”這天,測得乙地的氣溫為20℃,那么山頂?shù)臍鉁厥?/span>_______________℃。

(4)甲地到乙地與甲地到山頂比較,甲地到乙地的坡度_______________(陡、緩)。

(5)圖示地區(qū)位于東、西半球的_______________半球。

(6)A、B兩條線,表示山脊的是_______________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