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圖可知,(1)圖上比例尺改為數(shù)字式應(yīng)是1:5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米;
(2)用直尺量算,可知甲、乙兩山頂?shù)膱D上距離是3厘米,根據(jù)比例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米,則其實地距離是150米;
(3)根據(jù)指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是北可以判斷,甲山在乙山的西南方向;
(4)圖上表示高度的數(shù)字,指的是海拔高度,根據(jù)圖中等高距是100米可知,山頂甲的海拔高度在400-500米之間;
(5)若山頂乙的海拔為495米,B地海拔是200米,則乙山頂與B地的相對高度是495-200=295米;
(6)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從緩坡爬山較容易,故從B處爬山較容易;
(7)C處是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D處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E處等高線重合為陡崖.根據(jù)題意.
故答案為:(1)5000;50;(2)150;(3)西南;(4)海拔;400-500米之間;(5)295米;(6)B;(7)鞍部; 山谷;陡崖.
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
點評:該題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掌握各種地形的判讀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