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圖中陰影地區(qū)的地形特征,描述正確的是( 。
A、以平原為主
B、以高原為主
C、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D、中部高,四周低
考點: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特征
專題:
分析: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解答:解:讀圖分析可知,圖中陰影部分是中南半島,中南半島因在中國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島北部地勢高峻,與我國山水相連,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tài).根據(jù)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中南半島的位置和地理特征,屬于基礎題,讀圖解答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材料回答問題.
某中學地理小組擬探究“長江洪澇災害的成因”,請你一起完成探究過程.2007年6月25日是我國第十七個“土地日”,主題是“節(jié)約集約用地,堅守耕地紅線”.根據(jù)“十一五”規(guī)劃綱要,到2010年末全國耕地面積必須確保不低于18億畝.
材料一  我國不同年份耕地面積統(tǒng)計表(單位:千公頃)
年份全國耕地面積各種原因?qū)е履陜?nèi)減少的耕地面積
生態(tài)用地建設用地農(nóng)業(yè)結構調(diào)整災毀
2001127,615.8590.7163.730.6108.3
2003123,392.22,237.3229.150.4364.1
2005122,082.7390.4138.753.512.3
材料二  2005年,我國東部耕地面積凈減少364.3萬畝,占全國耕地面積凈減少的67%.
材料三  我國每年因災害毀損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各省,這些省份也是開荒面積最多的地區(qū).
(1)我國耕地面積的變化趨勢是
 
.引起其變化的最主要原因:
 

(2)針對東部地區(qū)耕地銳減的問題,應采取怎樣的對策?
(3)材料三給我們的警示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中顯示美國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的突出特點是(  )
A、高度機械化
B、區(qū)域?qū)I(yè)化
C、高度商品化
D、高度工業(yè)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日本的領土的四大島嶼中緯度最高的是( 。
A、本洲島B、九洲島
C、北海道島D、四國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漂流瓶順瀾滄江可流到(  )
A、伊洛瓦底江B、紅河
C、湄公河D、湄南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如圖為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發(fā)祥地,這三個地區(qū)的共同特征是( 。
A、都位于熱帶地區(qū)
B、都位于寒帶地區(qū)
C、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區(qū)
D、都位于草原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列地區(qū),屬于世界人口稠密區(qū)的是(  )
A、山區(qū)B、沙漠地區(qū)
C、雨林地區(qū)D、沿海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某地理區(qū)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區(qū)域?qū)儆谑裁礈囟葞?div id="ccluigj" class='quizPutTag' contenteditable='true'> 

A.熱帶     B.北溫帶    C.南溫帶    D.南寒帶
(2)圖中①地區(qū)比②地區(qū)降水豐富,其影響因素是
 

A.緯度因素    B.地勢因素    C.海陸因素    D.人類活動
(3)根據(jù)圖示提供的哪種信息,能判斷該地區(qū)的地勢是西高東低
 

A.瀕海的海洋    B.山脈走向    C.海岸線曲折    D.河流走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圖1:回答下列問題.
(1)地球自傳的方向是
 
,以下現(xiàn)象主要由自傳造成的是
 

A晝夜現(xiàn)象    B.晝夜交替現(xiàn)象    C.晝夜長短變化現(xiàn)象    D.四季變化
(2)該圖所示太陽直射點位于
 
(重要緯線的名稱),此時徐州地區(qū)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這一天正午時分,徐州地區(qū)學校旗桿的影子與
 
圖所示最相似.
(3)此圖所示日期時,在B處上空觀測的光照情況是圖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