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兩極地區(qū)圖,回答下題。

(1)南極洲和北冰洋的絕大部分都位于寒帶,但南極洲的平均氣溫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 。
①北冰洋的緯度位置比南極洲低 ②南極洲地勢比北冰洋高 ③南極洲終年被冰雪覆蓋,對陽光發(fā)射強 ④北冰洋海面吸收的太陽輻射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下列屬于北極地區(qū)的代表動物是( 。
A.
B.
C.
D.

【答案】
(1)B
(2)B
【解析】(1)南極洲和北冰洋的絕大部分都位于寒帶,但南極洲的平均氣溫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南極洲地勢比北冰洋高、南極洲終年被冰雪覆蓋,對陽光發(fā)射強,北冰洋海面吸收的太陽輻射多等。故選:B(2)北極地區(qū)的動物有海象、北極熊、北極狐等,其中北極熊是北極地區(qū)的代表動物。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亞洲氣候類型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③氣候區(qū)降水稀少,而⑥氣候區(qū)終年多雨.導致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 緯度位置 B. 海陸位置 C. 地形 D. 人類活動

2圖中⑤~⑧四種氣候類型中,氣溫年較差和氣溫日較差均最大的是(  )

A. B. C. D.

3南亞地區(qū)的盛行季風如圖中所示時( 。

A. 漠河冰天雪地 B. 新德里高溫多雨

C. 是南極科考最佳季節(jié) D. 塔里木河正值結冰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每年有震感的地震達1 500多次,當?shù)貢r間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震中位置見右圖),整個日本東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嘯襲擊。不久以后的3月24日,在緬甸東北部發(fā)生了里氏7.2級地震(圖2)。

材料二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2)地震引發(fā)的海嘯給日本宮城縣附近沿岸的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嚴重的破壞。圖3所示,日本工業(yè)集中分布在 ,并簡要分析原因: 。

(3)左圖中所示半島的地勢特點 ,判斷的依據(jù)是 ,該半島的城市分布與河流的關系是 河流①是 ,它在中國境內(nèi)被稱為

(4)左圖所示該半島區(qū)域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有越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山脈中,既位于第二、第三階梯分界線上,又是省級行政區(qū)大致界線的是(

A.昆侖山 B.武夷山 C.太行山 D.南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玲玲的爸爸從北非考察回來,為了考考玲玲,說了些有關埃及的情況, 請你幫玲玲判斷一下, 玲玲爸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的東北部 B. 蘇伊士運河是亞非的分界線

C. 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D. 黃麻的產(chǎn)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寒假期間,小明要從天津乘船到海南島,依次經(jīng)過的海域是

A.渤海 黃海 東海 南海

B.渤海 黃海 南海 東海

C.南海 東海 黃海 渤海

D.東海 南海 渤海 黃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京市略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北京市北依太行山,西臨燕山
②北京的地勢特點是西北高,東南低
③北京最近的出?谑潜贝骱
④北京著名的旅游景點有:故宮、天壇、頤和園。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島嶼河流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甲地的經(jīng)緯度為( )

A. 8°N,80°E B. 8°N,80°W

C. 8°S,80°E D. 8°S,80°W

2該島嶼的地勢特征是( )

A. 東高西低 B. 四周高,中部低

C. 西高東低 D. 中部高,四周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填空。

(1)左圖中所示地區(qū)位于的大洲是 洲,我國與菲律賓、越南共同瀕臨的A是屬于四大邊緣海中的 海。

(2)圖中標注的國家中,面積最大的是 ,該國橫跨 大陸的北部。

(3)通過a圖說明,日本由于位于 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板塊運動活躍,所以多

(4)圖b可以看出印度的水稻種植主要分布于東北部的恒河平原下游和 地區(qū),印度屬于熱帶 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的氣候特點有利于水稻和小麥的生長,但也經(jīng)常發(fā)生水旱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