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分析:小題1:圖中A是第一級階梯,以青藏高原為主;①為橫斷山脈走向為南北走向,③巫山的走向為東北——西南走向;B所在的階梯為第二階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②所在的地形區(qū)為四川盆地,夏季降水量大,坡陡多泥石流災(zāi)害。
小題2:C所在的地形區(qū)為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A所在的地形區(qū)為青藏高原,因地勢高的原因,夏季氣溫比C所在的地形區(qū)低,山脈①橫斷山脈為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的分界線,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為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④所在的地形區(qū)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點評:本題還可以考查我國地勢的總趨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階梯:西南,平均海拔4000米上,號稱“世界屋脊”,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第二階梯:西北、北部、中部,海拔1000-2000米,包括內(nèi)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階梯:東部,海拔500米下,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階梯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一線是一、二階梯的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是二、三階梯的分界線。大陸架:渤海、黃海全部,東海大部、南海一部分。地勢的優(yōu)越性:有利于濕潤氣流深入內(nèi)陸,形成降水;使許多大河東流,溝通東西交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產(chǎn)生巨大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