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國略圖,回答問題。

(1)我國陸地總面積約_______平方千米,位于亞洲東部,東臨_______洋。請描述越南的海陸位置特點:________________。

(2)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3)與我國陸地接壤的東南亞國家有:緬甸、E________和越南。

(4)我國近海自北向南分別為①_______、黃海、東海和南海。既瀕臨海洋又有陸上鄰國的省區(qū)乙是________。

(5)甲省區(qū)的陸上鄰國共有_____個,其中與我國有不連續(xù)疆界的國家是C_____和D_______。

(6)丙省的簡稱是_______;有北回歸線穿過的丁省區(qū)的全稱是______________。

【答案】960萬 太平洋 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東部),太平洋西岸(南海西岸) 韓國 菲律賓 老撾 渤海 遼寧省 8 俄羅斯 印度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我國疆域相關(guān)知識。

1)我國陸地領(lǐng)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讀圖可知,我國位于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南海位于亞洲東南部(中南半島東部),太平洋西岸(南海西岸)。

2)我國與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印度尼西亞、文萊6個國家隔海相望。讀圖可知,A是韓國,B是菲律賓。

3)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2萬多千米,與14個國家相鄰。讀圖可知,E是內(nèi)陸國——老撾。

4)讀圖可知,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臺灣島東岸直接瀕臨太平洋。乙是遼寧省,既瀕臨海洋又有陸上鄰國。

(5)讀圖可知,甲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8個國家相鄰。C是俄羅斯,D是印度。

(6)讀圖可知,丙是湖北省,簡稱“鄂”。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省區(qū)自東向西依次是:臺灣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云南省。丁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是( )
A.自西向東
B.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
D.自東向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
A.黑河—騰沖一線
B.秦嶺—淮河一線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D.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一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實施“全面二孩”政策,讀我國1960-2045年勞動人口增長率變化(含預(yù)測)圖。

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guān)“全面二孩”政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可以緩解老齡化帶來的系列問題

B.可以在短期內(nèi)解決人口性別比例失衡問題

C.有利于完善我國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

D.有利于促進人口與社會、資源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2讀圖可知,我國勞動人口數(shù)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45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山脈中,走向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A.大興安嶺
B.臺灣山脈
C.小興安嶺
D.雪峰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非洲板塊內(nèi)部
B.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C.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D.位于太平洋板塊內(nèi)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字母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2)E、F兩地相比較,地形坡度較陡的是_______地。圖中李莊大致位于周莊_______方向。若李莊與周莊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村莊的實地距離為_______千米。

(3)圖中小河干支流匯合后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

(4)該地計劃修筑一座水庫,壩址應(yīng)選在_______ 處(填寫圖中字母)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qū)),自西向東依次是( )
A.臺、粵、桂、滇
B.粵、臺、閩、桂
C.桂、滇、粵、臺
D.滇、桂、粵、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總趨勢是( )
A.從南向北逐漸遞減
B.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nèi)陸逐漸遞減
C.從西北內(nèi)陸向東南沿海逐漸遞減
D.從北向南逐漸遞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