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聯(lián)系所學內(nèi)容,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1: XX市總面積為5793平方千米左右。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表明,登記常住人口461.89萬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減少16.69萬人,下降3.49%,原因主要是近年來到外務工人數(shù)增多。全市普查登記戶籍人口為501.11萬人,比2000年增加0.13萬人,增長0.03%。
材料2:XX市是少數(shù)民族散居地區(qū),現(xiàn)有50個族別26000名少數(shù)民族同胞。
小題1:按普查登記戶籍人口計算,XX市人口密度大致為     人/平方千米
A.130B.797 C.220D.865
小題2:導致XX市登記常住人口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登記戶籍人數(shù)在減少B.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
C.到外務工人數(shù)增多D.城市人口增長過快
小題3:XX市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漢族B.壯族C.苗族D.藏族

小題1:D 
小題2:C 
小題3:A

試題分析:
小題1: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千米內(nèi)居住的人口數(shù),即某地的總人口和某地總面積的比值,據(jù)題意D正確.
小題2: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表明,XX市登記常住人口461.89萬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減少16.69萬人,下降3.49%,主要原因是近年來到外務工人數(shù)增多,從而導致當?shù)爻W∪丝跍p少.
小題3:XX市全市普查登記戶籍人口為501.11萬人,少數(shù)民族同胞只有26000名,所以這里大多數(shù)居民是漢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幅人口增長曲線圖,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符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圖”,讀圖完成各小題。

小題1:西藏自治區(qū)西部的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千米(  )
A.1人以下B.1~10人C.100~400人D.400人以上
小題2:關于我國人口地理分布特點的描述,最佳的是(  )
A.北緯40°以南地區(qū)人口稠密,以北地區(qū)人口稀疏
B.烏魯木齊——臺北一線以南地區(qū)人口稠密,以北地區(qū)人口稀疏
C.黑河——騰沖一線以東地區(qū)人口稠密,以西地區(qū)人口稀疏
D.東經(jīng)110°以東地區(qū)人口稠密,以西地區(qū)人口稀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讀下圖“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小題1:我國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的省級行政區(qū)是(   )
A.福建、臺灣B.北京、上海C.湖北、湖南D.西藏、青海
小題2:我國維吾爾族主要集中分布的省級行政區(qū)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題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是指(   )
A.東風B.西風C.冬季風D.夏季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綜合讀圖題

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回答(4分):

(1)A表示黑龍江省的    市,AB這條線是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以這條線為界,          地區(qū)人口密度小。
(2)我國是世界上人口      的國家。實行          ,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但近年來仍每年增加1000多萬,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改善
C.人口基數(shù)大D.自然條件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讀右圖我國總人口,城鎮(zhèn)人口及農(nóng)村人口發(fā)展趨勢圖,下列關于我國人口發(fā)展趨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國城鎮(zhèn)人口所占比重越來越大
②2000年我國城鎮(zhèn)人口大于農(nóng)村人口
③我國總人口一直呈上升趨勢
④2030年時我國城鎮(zhèn)人口將大于農(nóng)村人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是(    )
A.秦嶺--淮河B.黑河--騰沖
C.400毫米等降水量線D.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中國人口與民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人口東多西少
B.我國人口基數(shù)大,增長慢
C.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D.我國人口在500萬以上的民族有9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