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世界上大多數(shù)農(nóng)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方,這是因為( )
A.季風區(qū)面積廣
B.雨熱同期
C.地形復雜
D.氣候復雜多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區(qū)域開發(fā)因地制宜。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樣,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一,因地制宜,精準扶貧。讀圖,回答問題。
(1)德國一位教授根據(jù)中國區(qū)域景觀差異將各區(qū)域分別命名為“綠色中國”、“黃色中國”、“銀色中國”、“金色中國”、“藍色中國”,其中“銀色中國”代表地區(qū),“藍色中國”則代表。
(2)某戶外俱樂部開展“穿越中國”騎行活動,哈爾濱出發(fā),終點拉薩。讀圖,找出該線路穿越我國四大區(qū)域中的地區(qū)(填名稱)。俱樂部成員以下列標題概括沿途城市特點:①北國春城汽車之城②日光之城西藏首府③中原商埠鐵路樞紐④絲路起點多朝古都
請根據(jù)穿越的先后順序,給上述城市排序(填序號)。
(3)我國山區(qū)面積廣,低山丘陵集中分布在地區(qū)。四川西南大涼山勒爾村72戶村民居住在海拔千米之上的懸崖,與外界聯(lián)系需要攀爬藤梯,稱為“懸崖上的村莊”,貧困落后。對于如何脫貧,可可和樂樂觀點不同,根據(jù)保護生態(tài),因地制宜原則,你認為誰的觀點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六大板塊分布示意圖。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1】六大板塊中,幾乎全是海洋的板塊是( )
A. 亞歐板塊 B. 印度洋板塊 C. 南極洲板塊 D. 太平洋板塊
【2】關(guān)于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的成因下列說法可信的是( )
A. 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
B. 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
C. 太平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張裂拉伸
D. 亞歐板塊與非洲張裂拉伸
【3】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為該國位于( )
A. 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地帶 B. 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
C. 太平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的交界地帶 D. 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的交界地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第27號臺風“范斯高”10月17日14時位于142.7°E,11.3°N附近,并沿圖中路線移動,21日8時移至136.2°E,19.7°N。結(jié)合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17日14時至21日8時期間,范斯高總體移動方向是
A. 向西北方向移動 B. 向西南方向移動
C. 向東北方向移動 D. 向東南方向移動
【2】17日14時至21日8時期間,范斯高處于哪一溫度帶
A. 熱帶 B. 北溫帶 C. 南溫帶 D. 中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山頂a的海拔高度可能為
A. 100米 B. 200米 C. 300米 D. 350米
【2】c、d兩地的相對高度為
A. 0米 B. 100米 C. 200米 D. 300米
【3】圖中將比例尺表示為1:100000,表達類型是
A. 數(shù)字式 B. 文字式 C. 線段式 D. 表格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結(jié)合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中A、B分別代表的大洋、大洲是
A. 大西洋、南美洲 B. 太平洋、南美洲
C. 大西洋、非洲 D. 太平洋、非洲
【2】兩大洲的輪廓和生物相似性用以作為哪一學說的證據(jù)
A. 海底擴張學說 B. 大陸漂移說
C. 板塊構(gòu)造學說 D. 宇宙爆炸學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不是我國氣候資源優(yōu)勢的是( )
A.雨熱同期
B.夏季普遍高溫
C.氣候復雜多樣
D.非季風區(qū)深居內(nèi)陸、氣候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稱A___________B__________。
(2)圖中C點的海拔高度為_______米
(3)圖中數(shù)字式的比例尺代表的含義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____千米
(4)猜一猜,甲乙兩條河流水流速度較快的是_____河,你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