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地的經(jīng)緯度為112°E,23°N,該地位于

A.東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C.東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

我們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劃分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jīng)線圈為界將地球劃分為東西半球,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某地的經(jīng)緯度為112°E,23°N,該地位于東半球、北半球,故本題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和材料,完成相關(guān)問題.

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使西藏旅游一直備受熱捧.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西藏全年累計接待游客1553萬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達到204億元,雪頓節(jié)、賽馬節(jié)、藏博會等節(jié)慶系列活動吸引了大批來自國內(nèi)外的游客進藏觀光.

(1)在下列橫線上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山脈A ;湖泊D

(2)關(guān)于圖中地區(qū)自然地理特征的正確描述是 .(選擇填空)

A.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地區(qū)

B.是亞洲許多大江、大河的發(fā)源地

C.湖泊以淡水湖為主

D.氣候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較大

(3)青藏高原是中國重要的高寒牧區(qū),有面積廣大的高寒草場,主要牲畜有適應(yīng)高寒、缺氧環(huán)境的 和藏綿羊等;在一些海拔較低、比較平坦的河谷地區(qū)有種植業(yè)的分布,主要的農(nóng)作物有喜溫涼的 、小麥、豌豆等,主要分布在圖中的E 谷地和F 谷地.

(4)如果有人想去青藏地區(qū)旅游,請你給他提出兩點旅游中的注意事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山脈①是 (山脈),其山脈北側(cè)為 盆地.南側(cè)是 (盆地).

(2)山脈②是 山脈,它是我國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

(3)山脈③是 山脈,它是我國長江、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4)省區(qū):⑤ 省,⑥ 自治區(qū).⑦省臨近的海峽是 海峽.

(5)鄰國:A (國家),B (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政區(qū)圖”,填出圖中數(shù)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省級行政區(qū)名稱:

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是⑧ ,行政中心是 ;

長江和黃河的發(fā)源地是② ;

⑧和④相比較,人口密度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是 .(寫序號).

⑧境內(nèi)有我國最長的內(nèi)流河:

⑨是陸上鄰國: ;

成語“得隴望蜀”中“蜀”說的①②⑦中,是哪個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 (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位置和鄰國圖,完成下列各題.

去年寒假,玲玲乘船從天津港到海南三亞港沿我國東海岸游覽.

(1)玲玲游覽過程中,經(jīng)過了我國三大島嶼,它們依次是崇明島、 ,經(jīng)過的內(nèi)海有 、

(2)上海港的緯度約為 ,經(jīng)度約為

(3)玲玲發(fā)現(xiàn)天津港和三亞港的景觀差異很大,其影響因素是

(4)飽覽了壯麗的東海岸線景觀后,玲玲這樣描述我國的海陸位置:

(5)寫出圖中數(shù)碼代表的國家名稱:① ,④ ,⑥ ,⑦ ,⑧ ,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

B.巖石圈是由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聯(lián)合而成

C.以海洋為主的板塊是印度洋板塊

D.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穩(wěn)定,板塊內(nèi)部比較活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A、B、C三地的地理坐標:

A:( ,

B:( ,

C:( ,

(2)在圖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線上的是 地,位于東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

(3)A地位于C地的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板塊構(gòu)造學說判斷,下列地形單元中,與阿爾卑斯山脈成因相同的是(

A.紅海 B.大西洋

C.東非大裂谷 D.喜馬拉雅山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位于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的咽喉通道是( )

A.馬六甲海峽 B.白令海峽 C.土耳其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