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測量,介于亞洲和非洲之間的紅海在不斷擴張。這說明紅海位于
A.板塊間的張裂地帶B.板塊間的碰撞地帶
C.大陸間的交界地帶D.大洋間的連接地帶
A

試題分析: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是不斷變遷的,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陸的變遷主要原因。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共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各大版塊處于不斷的張裂和擠壓運動之中,紅海位于亞洲和非洲之間,由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的不斷張裂,使得紅海不斷的擴張,甚至有人預言:幾千萬年后,紅海將成為新的大洋。
點評:板塊運動學說的內(nèi)容和證據(jù)
學說名稱
學說內(nèi)容
主要證據(jù)
板塊構造學說
①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②各大板塊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
③板塊內(nèi)部比較穩(wěn)定,邊緣交界處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①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
②東非大裂谷,紅海的形成與變化。
③大西洋的擴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2年12月3日,臺灣花蓮縣附近海城(121.6°E,24.0°N)發(fā)生4.4級地震,深度8千米。結合全球板塊構造示意圖,回答24-25題。

小題1:此次地震中心處于兩大板塊之間,這兩大板塊分別是
A.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B.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
C.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
D.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
小題2:依據(jù)板塊構造理論,下列屬于火山、地震多發(fā)區(qū)的是
A.地中!柴R拉雅山地帶B.澳大利亞
C.亞歐大陸內(nèi)部地區(qū)D.太平洋中心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地殼板塊發(fā)生張裂運動時,地表會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A.形成新的丘陵 B.地表隆起C.形成高大山脈D.形成新的海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向北運動的板塊使青藏高原隆升并向東運動,導致位于橫斷山區(qū)高山深谷的汶川縣2008年5與12日14時28分發(fā)生了強烈的地震。結合下圖回答小題。

小題1:“向北運動的板塊”是指
A.亞歐板塊B.印度洋板塊
C.非洲版塊D.太平洋板塊
小題2:此次地震誘發(fā)了許多次生災害,其中屬于次生地質災害的是:
①滑坡            ②崩塌             ③泥石流
④房屋倒塌        ⑤人員傷亡         ⑥水寒災害
A.①②④B.①⑤⑥C.①②③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喜馬拉雅山仍在不斷上升的原因是                                 (   )
A.位于板塊交界處B.位于板塊擴張部位
C.位于火山、地震帶上D.位于板塊擠壓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沿海發(fā)生9.0級大地震。圖示表示其成因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岸發(fā)生9.0級地震,強震海嘯重創(chuàng)日本,日本多發(fā)生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A.受太平洋影響B.工業(yè)發(fā)達,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的
C.人口過多,用水量過多D.位于板塊交界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
A.板塊的內(nèi)部B.板塊交界地帶
C.地殼穩(wěn)定地帶D.陸地邊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說明海陸變遷的是( 。
A.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形成海洋
B.喜馬拉雅山區(qū)發(fā)現(xiàn)許多海洋生物化石
C.臺灣海峽海底發(fā)現(xiàn)森林遺跡和古河道
D.青藏高原上有許多動植物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