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用化學符號或名稱填空
①H______ ②Na+______ ③硫酸根______④氧化鈣______ ⑤2個氮氣分子______
(2)請用元素符號完成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解(1)①H可表示氫元素、1個氫原子.
②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Na+可表示鈉離子.
③硫酸根的符號可表示為:SO4
④氧化鈣中鈣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其化學式為CaO.
⑤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則2個氮氣分子可表示為:2N2
(2)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鈉和鋁之間是鎂.
故答案為:(1)①氫元素、1個氫原子;②鈉離子;③SO4;④CaO;⑤2N2
(2)
分析:(1)①根據元素符號的含義進行分析解答.
②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
③根據原子團的書寫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④氧化鈣中鈣元素顯+2價,氧元素顯-2價,寫出其化學式即可.
⑤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2)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化學式、離子符號等)的書寫方法、金屬活動性順序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精英家教網甲、乙兩位同學,在實驗室制取CO2并對CO2氣體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新產物進行探究.
[實驗準備]甲、乙兩位同學先與指導老師領取必要儀器和藥品,并組裝了右圖氣體發(fā)生裝置:
(1)組裝的氣體發(fā)生裝置中各儀器名稱為:雙孔膠塞、導氣管、橡膠管、
 
、
 

[對比實驗]甲同學將制得的CO2氣體通入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后立即停止通氣.
(2)甲同學實驗時,試管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乙同學也將制得的CO2氣體通入另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問題的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后,繼續(xù)較長時間通入氣體,發(fā)現(xiàn)沉淀逐漸溶解,溶液最后變?yōu)槌吻澹?br />[問題提出]乙同學實驗最后得到的澄清溶液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哪些化學性質?帶著問題,經老師點撥指導,兩位同學設計了下面的方案探究:
方案(一):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滴入Na2C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經過濾將白色沉淀取出洗滌、干燥后置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產生氣泡,用燃燒木條伸入試管中,火焰熄滅.
方案(二):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滴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產生氣泡,用燃燒木條伸入試管中,火焰熄滅.
方案(三):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試管中,加熱至沸騰,有氣泡冒出,并用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試紙變紅,溶液同時變渾濁.冷卻后滴入 稀鹽酸,沉淀溶解,產生氣泡,用燃著木條伸入試管,火焰熄滅.
[推測判斷]
(3)方案(一)中的白色沉淀是
 
(填化學符號或名稱均可,下同),由此可推斷乙所得的澄清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
 
(H+除外).
(4)方案(二)中產生的氣體是
 
,由此可以推斷乙所得的澄清溶液中含的陰離子是
 
(OH-除外)
(5)甲、乙兩位同學經過親手操作實驗,并結合九年級化學教材中提到石筍、鐘乳石的形成等知識,認為:乙同學實驗最后所得的澄清溶液中溶質是
 
;其中方案(二)中溶質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由方案(三)的現(xiàn)象可推測澄清溶液中的溶質受熱可轉化為一種不溶鹽,又從化學反應必須遵守質量守恒的規(guī)則推知:還應生成另外兩種物質,此反應屬于分解反應,請寫出此化學方程式:
 

[思維拓展]
(6)甲、乙兩位同學通過本實驗,結合曾經學習的“木炭與氧氣反應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的知識,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很多化學反應,即使反應條件、反應物相同,但
 
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用語是化學的語言,它能表示物質組成、結構、變化、性質等,是學好化學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學符號或名稱填空.
名 稱 氦氣 氫氧化鈣 碳酸根
符 號 FeSO4
(2)如圖1是教材中運用概念圖對知識進行的整理,請分別寫出粒子名稱A及相應物質B、C、D處的化學式.

(3)圖2是某物質分子模型,它的化學式為
NH3
NH3
,CuSO4
離子
離子
構成的化合物(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4)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下圖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及化學反應原理.

寫出甲、乙、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S+O2
 點燃 
.
 
SO2
S+O2
 點燃 
.
 
SO2
、丙
3Fe+2O2
 點燃 
.
 
Fe3O4
3Fe+2O2
 點燃 
.
 
Fe3O4
乙、
4P+5O2
 點燃 
.
 
2P2O5
4P+5O2
 點燃 
.
 
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甲、乙兩位同學,在實驗室制取CO2并對CO2氣體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新產物進行探究.
[實驗準備]甲、乙兩位同學先與指導老師領取必要儀器和藥品,并組裝了右圖氣體發(fā)生裝置:
(1)組裝的氣體發(fā)生裝置中各儀器名稱為:雙孔膠塞、導氣管、橡膠管、______、______.
[對比實驗]甲同學將制得的CO2氣體通入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后立即停止通氣.
(2)甲同學實驗時,試管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
乙同學也將制得的CO2氣體通入另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問題的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后,繼續(xù)較長時間通入氣體,發(fā)現(xiàn)沉淀逐漸溶解,溶液最后變?yōu)槌吻澹?br/>[問題提出]乙同學實驗最后得到的澄清溶液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哪些化學性質?帶著問題,經老師點撥指導,兩位同學設計了下面的方案探究:
方案(一):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滴入Na2C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經過濾將白色沉淀取出洗滌、干燥后置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產生氣泡,用燃燒木條伸入試管中,火焰熄滅.
方案(二):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滴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產生氣泡,用燃燒木條伸入試管中,火焰熄滅.
方案(三):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試管中,加熱至沸騰,有氣泡冒出,并用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試紙變紅,溶液同時變渾濁.冷卻后滴入 稀鹽酸,沉淀溶解,產生氣泡,用燃著木條伸入試管,火焰熄滅.
[推測判斷]
(3)方案(一)中的白色沉淀是______(填化學符號或名稱均可,下同),由此可推斷乙所得的澄清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______(H+除外).
(4)方案(二)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由此可以推斷乙所得的澄清溶液中含的陰離子是______(OH-除外)
(5)甲、乙兩位同學經過親手操作實驗,并結合九年級化學教材中提到石筍、鐘乳石的形成等知識,認為:乙同學實驗最后所得的澄清溶液中溶質是______;其中方案(二)中溶質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由方案(三)的現(xiàn)象可推測澄清溶液中的溶質受熱可轉化為一種不溶鹽,又從化學反應必須遵守質量守恒的規(guī)則推知:還應生成另外兩種物質,此反應屬于分解反應,請寫出此化學方程式:______.
[思維拓展]
(6)甲、乙兩位同學通過本實驗,結合曾經學習的“木炭與氧氣反應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的知識,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很多化學反應,即使反應條件、反應物相同,但______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自治區(qū)中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甲、乙兩位同學,在實驗室制取CO2并對CO2氣體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新產物進行探究。
[實驗準備]甲、乙兩位同學先與指導老師領取必要儀器和藥品,并組裝了下圖氣體發(fā)生裝置:
(1)組裝的氣體發(fā)生裝置中各儀器名稱為:雙孔膠塞、導氣管、橡膠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比實驗]甲同學將制得的CO2氣體通入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后立即停止通氣。(2)甲同學實驗時,試管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乙同學也將制得的CO2氣體通入另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問題的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后,繼續(xù)較長時間通入氣體,發(fā)現(xiàn)沉淀逐漸溶解,溶液最后變?yōu)槌吻濉?BR>[問題提出] 乙同學實驗最后得到的澄清溶液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哪些化學性質?帶著問題,經老師點撥指導,兩位同學設計了下面的方案探究:
方案(一):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滴入Na2C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經過濾將白色沉淀取出洗滌、干燥后置于另一支試管中,滴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產生氣泡,用燃燒木條伸入試管中,火焰熄滅。
方案(二):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滴入稀鹽酸,發(fā)現(xiàn)產生氣泡,用燃燒木條伸入試管中,火焰熄滅。
方案(三):取乙所得的澄清溶液少量注入一支試管中,加熱至沸騰,有氣泡冒出,并用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試紙變紅,溶液同時變渾濁。冷卻后滴入稀鹽酸,沉淀溶解,產生氣泡,用燃著木條伸入試管,火焰熄滅。
[推測判斷] (3)方案(一)中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填化學符號或名稱均可,下同),由此可推斷乙所得的澄清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________(H+除外)。
(4)方案(二)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_____,由此可以推斷乙所得的澄清溶液中含的陰離子是_________(OH-除外)。
(5)甲、乙兩位同學經過親手操作實驗,并結合九年級化學教材中提到石筍、鐘乳石的形成等知識,認為:乙同學實驗最后所得的澄清溶液中溶質是__________;其中方案(二)中溶質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方案(三)的現(xiàn)象可推測澄清溶液中的溶質受熱可轉化為一種不溶鹽,又從化學反應必須遵守質量守恒的規(guī)則推知:還應生成另外兩種物質,此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請寫出此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維拓展] (6)甲、乙兩位同學通過本實驗,結合曾經學習的“木炭與氧氣反應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的知識,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很多化學反應,即使反應條件、反應物相同,但_________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用語是化學的語言,它能表示物質組成、結構、變化、性質等,是學好化學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學符號或名稱填空。

名 稱

氦氣

氫氧化鈣

碳酸根

符 號

FeSO4

(2)下圖是教材中運用概念圖對知識進行的整理,請分別寫出粒子名稱A及相應物質B、C、D處的化學式。

 


 (3)右圖是某物質分子模型,它的化學式為        ,

CuSO4       構成的化合物(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4)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下圖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及化學反應原理。

             

 


甲               乙                丙

寫出甲、乙、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甲            、丙          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