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主要操作包括:
①點燃酒精燈給試管加熱;②熄滅酒精燈;③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④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里,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用帶導管的膠塞塞緊,并將試管固定在鐵架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氣;⑥將導氣管從水面取出。正取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A. ③④①⑤⑥② B. ③④①⑤②⑥ C. ④①③⑤②⑥ D. ④①③⑤⑥②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制取氣體的裝置
(1)采用A裝置制取氣體時,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需滿足什么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裝置可以制取多種氣體,請寫出制取其中一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可采用C裝置(氣體由d口進入)收集的一種氣體的名稱,并用簡單的方法驗證該氣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玫瑰花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質;請計算:
(1)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對分子質量;
(2)丁香油酚中碳、氫、氧三種 元素的質量比;
(3)丁香油酚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結果精確到0.1%);
(4)16.4g丁香油酚中氧元素的質量(結果精確到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的學習小組選擇“過氧化氫生成氧氣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的課題進行探究,以下是他們探究的主要過程:
【假設】過氧化氫生成氧氣的快慢與催化劑種類有關。
【實驗方案】常溫下,在兩瓶體積相同、濃度相同的過氧化氫溶液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和狀態(tài)的二氧化錳和紅磚粉,測量各生成一瓶(相同體積)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進行實驗】圖示是他們進行實驗的裝置圖,氣體發(fā)生裝置中A儀器的名稱是____,此實驗中B處宜采用C裝置收集,導管口a應連接___口(選填“b”或“c”) ,寫出A裝置中反應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
【實驗記錄】
實驗編號 | 1 | 2 |
反應物 | 5%過氧化氫 | 5%過氧化氫 |
催化劑 | 1 g紅磚粉 | 1 g二氧化錳 |
時間 | 155 s | 38 s |
【結論】該探究過程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1)過氧化氫在常溫下反應很緩慢,加入二氧化錳或紅磚粉后反應明顯加快。若要證明二氧化錳和紅磚粉是否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還需要增加實驗來驗證它們在化學反應前后_______和______是否變化。
(2)除測量各生成一瓶(相同體積)氧氣所需要的時間外,你還可以設計通過測量______________得出相同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鹽城新四軍紀念館存有部分繳獲日寇的槍支大炮,為保存好這些鐵制文物,下列措施不能采用的是( )
A.外表涂抹一層油 B.保持展館內空氣干燥
C.提醒觀眾不要用手觸摸 D.浸在敞口水箱中存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葡萄糖(C6H12O6)供給人體活動和維持體溫所需能量的反應可表示為:C6H12O6+6 O26CO2+6H2O.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
A. 醫(yī)療上可用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葡萄糖溶液給病人輸液以補充能量
B. 葡萄糖緩慢氧化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
C. 人呼出的氣體和吸人的空氣的成分相比,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增加,氧氣的含量減少
D. 葡萄糖氧化產生的二氧化碳如不及時排出人體.則血液中的pH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證明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濃溶液已變質,某同學先取2mI試樣于 試管中,而后進行如下實驗,其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
A. 加入足量鹽酸, 觀察現(xiàn)象 B. 加入澄清石灰水,觀察現(xiàn)象
C. 加入氯化鋇溶液,觀察現(xiàn)象 D. 通適量CO2氣體,觀察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標準狀況下,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氫氣難溶于水。下列方法中收集氫氣可用( )
①向上排空氣法 ②向下排空氣法 ③排水法
A. ① B. ②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