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9.MnO2可以作為雙氧水分解制O2的催化劑,關于催化劑的認識錯誤的是( �。�
A.沒有參與化學反應B.參與了化學反應
C.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D.化學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

分析 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叫做催化劑(又叫觸媒).催化劑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變二不變”,一變是能夠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二不變是指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保持不變.

解答 解:A.催化劑參與了化學反應,只是其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均沒有變化,故錯誤;
B.催化劑參與了化學反應,故正確;‘
C.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不會發(fā)生變化,故正確;
D.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會發(fā)生變化,故正確.
故選A.

點評 催化劑是一種物質,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叫做催化劑,又叫觸媒.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推理是科學課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確的是(  )
A.Na2CO3俗稱純堿,它的水溶液呈堿性,屬于堿類
B.氧化物必定含有氧元素,則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必屬于氧化物
C.同種元素可組成不同的單質,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也可能是混合物
D.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NH4NO3中沒有金屬離子,不屬于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實驗室選用如圖裝置制取干燥的CO2,并進一步探究CO2的性質.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是CaCO3+2HCl=CaCl2+H2O+CO2↑;要達到實驗目的,應選用的裝置有ABD.利用A裝置還可以制取其他氣體,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MnO2_2H2O+O2↑(寫出一個即可).
(2)化學小組的同學在收集滿CO2的集氣瓶中放入燃燒的鈉,鈉繼續(xù)燃燒,充分反應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種白色固體.對于白色固體的成分,同學們進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①氧化鈉�、谔妓徕c�、垩趸c和碳酸鈉的混合物 ④氫氧化鈉�、萏妓釟溻c
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說明理由:④和⑤不合理,反應物中不含有氫元素.
【查閱資料】氧化鈉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鈉.
【實驗探究】取少量該樣品溶于水,將溶液分成兩份,其中一份中加入酚酞溶液,變紅;向另一份中先加入過量CaCl2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過濾,向濾液里滴加酚酞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
【得出結論】猜想②正確.
【歸納總結】鈉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4Na+3CO2_C+2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
(1)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A=C;
(2)t1℃時,把30g 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形成的溶液質量是70g.
(3)結合我們學習的有關溶解度的知識,與C物質溶解情況有相似趨勢的是氫氧化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某同學為制備干燥的二氧化碳,準備了下圖所示的幾種裝置,其中: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2)A 裝置最大的優(yōu)點是反應可以隨即停止.
(3)為制備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可選用的裝置為BD(按連接順序填).
(4)該同學將制得的干燥的CO2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中,他觀察到前者變渾濁,后者無明顯現(xiàn)象.CO2和NaOH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經(jīng)過認真思考后,他向后者的溶液中加入稀鹽酸,觀察到生成氣泡現(xiàn)象,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從而證明CO2和NaOH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物質中,碳元素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A.CH4B.C2H4C.C2H2D.C3H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食鹽在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
(1)上述氯化鈉來自于粗鹽提純,粗鹽提純的主要步驟是溶解、過濾和蒸發(fā).在蒸發(fā)過程中,待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這樣操作的目的是防止食鹽顆粒外濺.
(2)海水曬鹽能夠得到粗鹽和鹵水.鹵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質,右圖是它們的溶解度曲線.t1℃時,MgCl2、KCl和MgSO4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最大的是氯化鎂.將t2℃的MgCl2、KCl和MgSO4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可能會析出的晶體有C(填字母序號).
A.MgCl2和KCl    B.只有MgSO4   C.MgCl2、KCl和Mg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燒杯中裝有100克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向該溶液中加入10%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質量記錄如下:
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g50.0100.0150.0200.0250.0
生產(chǎn)沉淀的總質量/g0.02.58.69.89.8
(1)加入NaOH溶液159.8克時,得到沉淀的質量不再變化.
(2)該混合溶液中CuSO4的質量為16.0克.
(3)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銅的質量分數(shù)?
(2、3問要求寫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和“○”分別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B.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沒變
C.該反應可表示為:2H2+O2_2H2O
D.該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粒子個數(shù)之比為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