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鹽酸是實驗室中重要的化學試劑.
(1)增大壓強,HCl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從微觀的角度分析該變化過程中改變的是氯化氫分子之間的間隔;
(2)在盛有一定量鹽酸的試管中加入過量的鎂粉充分反應:
①試管外壁明顯發(fā)燙,說明化學變化過程通常會伴隨著能量轉化;
②如圖表示試管中溶液在反應前后存在的主要離子.請寫出每種圖形代表的離子(填離子符號):H+,Cl-Mg2+;
③下列金屬中能與鹽酸發(fā)生類似反應的是BC(填選項).
A.Cu         B.Fe         C.Al        D.Ag.

分析 (1)物質(zhì)三態(tài)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改變的是粒子之間的間隔,所以對于氯化氫氣體變成液態(tài)的氯化氫,改變的是氯化氫分子之間的間隔;
(2)①根據(jù)試管外壁明顯發(fā)燙,說明化學變化過程通常會伴隨著能量轉化解答;
②根據(jù)反應的實質(zhì),可以知道溶液里面粒子的變化情況;
③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只要是氫前金屬都可以和稀鹽酸發(fā)生置換反應,所以只有鎂和鋁可以.

解答 解:(1)物質(zhì)三態(tài)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改變的是粒子之間的間隔,所以對于氯化氫氣體變成液態(tài)的氯化氫,改變的是氯化氫分子之間的間隔;
(2)①試管外壁明顯發(fā)燙,說明化學變化過程通常會伴隨著能量轉化;
②反應前,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氫離子、氯離子,反應后,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氯離子、亞鐵離子;故三種離子分別為:H+、Cl-、Mg2+;
③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只要是氫前金屬都可以和稀鹽酸發(fā)生置換反應,所以只有鎂和鋁可以.
故答案為:
(1)氯化氫分子之間的間隔;
(2)①能量;②H+、Cl-、Mg2+;③B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酸的化學性質(zhì)和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質(zhì)解決問題,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四個實驗的示意圖中不正確的是(  )
A.
探究微粒運動
B.
檢查裝置氣密性
C.
水的電解
D.
稀釋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已知某白色粉末可能由 CaCO3、Na2CO3、NaCl和 Ca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少量樣品加足量水溶解,液體呈現(xiàn)白色渾濁.再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有氣泡生成,同時渾濁消失.據(jù)此推斷樣品的成分可能是B
A.只含Na2C03      B.只含CaC03   C.Na2CO3和NaCl  D.Na2CO3和CaCl2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是某化學變化的微觀示意圖,X、Y、Z 分別表示不同的原子,據(jù)圖回答問題:
(1)該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2)由X原子構成的物質(zhì)在該反應中不是(填“是”或“不是”)催化劑;
(3)從微觀角度分析,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總和相等的原因是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zhì)量均沒有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是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繪制的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圖.請你根據(jù)圖示回答問題:
(1)t1℃時,a物質(zhì)的溶解度<b物質(zhì)的溶解度。ㄌ睢埃尽薄ⅰ埃肌被颉=”).
(2)將t2℃時a、b兩種物質(zhì)相同質(zhì)量的飽和溶液,分別冷卻到t1℃,析出晶體最多的是b物質(zhì).
(3)溶解度曲線圖中的任何一點都表示溶液的一種特定狀態(tài).圖中A、B兩個狀態(tài)中,溶液屬于不飽和狀態(tài)的是B.
(4)M點表示的含義是在t2℃時,a、b兩種物質(zhì)溶解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為了驗證鋁、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下列四種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將鋁、銅、銀分別放入稀硫酸中
B.將銀分別浸入到硫酸鋁、硫酸銅溶液中
C.將銅分別浸入到硫酸鋁、硝酸銀溶液中
D.將銅、銀分別浸入到硫酸鋁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2016年3月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介紹2016年重點工作時指出:要加大環(huán)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fā)展取得新突破.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綠色發(fā)展”理念的是(  )
A.一水多用B.焚燒垃圾C.隨手關燈D.騎車上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用化學用語填空:
(1)磁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3O4;                 
(2)三個亞鐵離子3Fe2+
(3)標出氨氣中氮元素的化合價$\stackrel{-3}{N}$H3 ;          
(4)16號元素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5)氮肥碳銨是NH4HCO3;                       
(6)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如圖一所示,點燃蠟燭,用蠟燭的火焰加熱銅絲,2-3分鐘后,觀察到白磷燃燒,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銅絲的作用是引燃白磷.接著,紅磷被燃燒的白磷引燃并延燒,產(chǎn)生白煙,此時熄滅蠟燭,向下用力使燃燒匙的勺子位于瓶體第1與第2等分線標記之間(如圖二),此操作的目的是充分消耗瓶內(nèi)的氧氣.

當燃燒匙內(nèi)燃燒的磷火焰熄滅后,可觀察到燒杯內(nèi)的液面逐漸下降;待瓶體內(nèi)的氣體完全冷卻到室溫時,瓶體內(nèi)的液面上升至瓶體第2等分線(如圖三所示).由此說明: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如果該瓶體原來是裝米醋的無色玻璃瓶,要達到上述實驗效果應先對米醋瓶進行的加工是將瓶底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