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用濕潤的PdCl2試紙來檢測CO對環(huán)境的污染情況。已知CO與PdCl2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PdCl2+X=2HCl+Pd↓+CO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列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有CO、NO2、SO2和可吸入顆粒物等
B. 從生成物的角度分析,金屬Pd應位于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氫之后
C. 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都發(fā)生了變化
D. X為 H2O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大慶市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知識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下圖裝置進行CO2性質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證明是CO2使石蕊變紅 B. ②可用于檢驗CO2氣體
C. ③觀察到蠟燭自上而下依次熄滅 D. ①②③只能驗證CO2化學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南陽鎮(zhèn)平縣2019屆九年級春季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如圖所示:化學反應的溶液顏色變化體現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學”,請回答:
(1)若X是稀鹽酸,C是單質,則C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D是氧化物,則D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南陽鎮(zhèn)平縣2019屆九年級春季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安全事故無小事。下圖是一種危險化學品警示標記,在運輸時應張貼該標記的是
A. 食鹽 B. 鞭炮 C. 燒堿 D. 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乙、丙、丁4種物質在密閉容器里反應,質量變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質量/g | 20 | 4 | 20 | 20 |
反應后質量/g | 2 | 待測 | 32 | 26 |
A. 乙一定是與該反應無關的雜質
B. 甲是一種化合物
C. 丙、丁在反應中的質量比是16:13
D. 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生鐵是鐵的合金,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測定某生鐵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實驗:稱取生鐵樣品5.8g放入燒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所加稀硫酸的質量與放出氣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生鐵樣品中的雜質不與稀硫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回答下列問題:
(1)當滴加稀硫酸質量為______時,反應恰好完全,此時產生氣體質量是______.
(2)計算恰好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_____。(溫馨提示:Fe+H2SO4=Fe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做法不利于減輕環(huán)境污染的是
A.燃料脫硫以減少酸雨的產生 B.隨意丟棄廢舊電池
C.農藥化肥的合理施用 D.開發(fā)利用清潔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小玲的爸爸是化學教授,她對爸爸的一項研究成果產生了興趣:CO2 與 Na 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制得納米級別的金剛石和一種白色固體。為了探究該白色固體的成分,小玲和同學一起來到爸爸的實驗室,請你和她們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白色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a.碳酸鈉(Na2CO3)、氧化鈉(Na2O)均為白色固體;
b.氧化鈉與水常溫下反應生成氫氧化鈉,Na2O+H2O=2NaOH。
(猜想與假設)
根據資料,小玲與兩位同學提出以下猜想:
甲同學:“白色固體是氧化鈉(Na2O)”;
乙同學:“白色固體是碳酸鈉(Na2CO3)”;
小玲:_____
(實驗與結論)①甲同學為驗證猜想,取白色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適量水,滴加無色酚酞溶液,通過酚 酞溶液變紅就判斷自己的猜想正確,但遭到其他同學反對,原因是:_____;
②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小玲設計了以下方案進行驗證: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Ⅰ.取少量白色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入足量水使之溶解,并加入過量的_____,觀察現象 | 試管中產生白色沉淀 | 白色固體中有碳酸鈉 |
Ⅱ.往實驗Ⅰ反應后的試管中滴加_____,觀察現象 | _____ | 白色固體中沒有氧化鈉 |
③通過上述實驗可證明乙同學猜想正確,請寫出Na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