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燃燒的條件,實驗中觀察到試管中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水中白磷和試管中紅磷不燃燒,由此可得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什么?你認為裝置中氣球的作用是什么?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體草酸(H2C2O4)受熱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學課外興趣小組對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種類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1)【提出問題】生成物中有哪種碳的氧化物? 【猜測】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CO | 只有 | 含有CO和CO2 |
(2)【設計實驗】基于猜想3,依據CO和CO2的性質,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觀察到裝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草酸分解有CO2氣體生成.
②有兩種實驗現(xiàn)象都能分別證明草酸分解的氣體中含有CO:①C裝置中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F(xiàn)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E裝置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3)【實驗結論】通過實驗探究證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什么? 【問題討論】H2C2O4 CO↑+CO2↑+H2O
①B裝置的作用是除去氣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對氣體中一氧化碳的檢驗造成干擾;D裝置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氣中的水蒸氣.
②裝置末端酒精燈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1896年,瑞典科學家Svante Arrhenius 發(fā)表題為《空氣中碳酸對地面溫度影響》的論文,首次針對大氣中CO2濃度對地表溫度的影響進行量化.1909年“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一詞開始成為人類研究大氣系統(tǒng)的專業(yè)術語.
大氣層中存在微量的H2O,CO2 , O3、CH4、N2O,CO等氣體,這些氣體能夠讓太陽輻射的熱量透過到達地面,使地球表面升溫,又能阻擋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間輻射熱量,從而保持地表面溫度,這就是溫室效應.隨著地球的演化,溫室效應使得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由﹣23℃上升到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人類適宜生存的15℃,全球平均地表溫度上升了38℃左右,可以說有了溫室效應才有生機勃勃的地球.
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的發(fā)展,大氣成分也發(fā)生了變化,如化石燃料的燃燒,森林被破壞,使大氣中的CO2的含量增加了32%;很多工業(yè)生產又給大氣增添了新的溫室氣體CFC8、HFC8、SF6等.一些報道中指出CO2的增加是上世紀全球氣溫上升的主要原因,從全球升溫的貢獻百分比來說,CO2的占比約為55%,以下是100多年間CO2變化與氣溫變化的曲線圖(如圖2).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科學家Svante Arrhenius發(fā)表的論文題目為《空氣中碳酸對地面溫度的影響》,結合你所學的知識說一說二氧化碳與碳酸的關系(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常見的溫室氣體有CO2、(再舉例2種).
(3)SF6中“F”的化合價為﹣1,計算“S”的化合價為 .
(4)以下關于“溫室效應”的說法錯誤的是(填寫字母序號).
A.溫室氣體是空氣污染物
B.“溫室效應”給人和其他動植物的生成帶來危機沒有好處
C.“溫室效應”是大氣層中原有氣體成分造成的與人類活動無關
D.工業(yè)上改用脫硫煤作燃料可以減少“溫室效應”
(5)某同學看了以上兩幅曲線圖認為大氣溫度上升不僅僅是CO2增加的原因,他這樣說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海洋石油981”鉆井平臺在西沙開鉆,標志著我國能源開發(fā)邁上新臺階.
(1)目前,人類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等.
(2)嫦娥三號探測器于去年12月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承擔發(fā)射任務的長三乙火箭第三子級使用的推進劑是液氫和液氧,液氫在液氧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 根據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斷氫氣是理想能源的依據之一是(填序號)
A.氫氣便于貯存和運輸 B.氫氣資源豐富
C.氫氣燃燒產物不污染空氣 D.獲得氫氣成本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食品包裝說明書中注明防腐劑是苯甲酸(C6H5COOH),張華同學查資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強,可用做食品防腐劑。下列對苯甲酸性質的推測中不合理的是( )
A.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 相同濃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燃燒與燃燒的條件實驗如下圖:
(1)圖一觀察到銅片上白磷燃燒并產生白煙,紅磷不燃燒.說明燃燒條件之一是 .
(2)圖二觀察到 , 說明可燃物達到該物質的著火點還需要有氧氣存在才能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三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
(1)℃時,A,B兩種物質在100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溶解的質量相等;
(2)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的方法提純B;
(3)現(xiàn)有接近飽和的C物質溶液,使其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C物質;②恒溫蒸發(fā)溶劑;③
(4)t3℃時將20g A物質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
(5)將t3℃時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時,所得溶液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