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色氨酸(C11H12N2O2)是氨基酸中的一種,在人體內含量太低會影響睡眠質量。一般可通過食補黃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關色氨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色氨酸是氧化物
B.色氨酸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11:1
C.每個色氨酸分子中含有一個氮分子
D.色氨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下列客觀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選項 | 客觀事實 | 微觀解釋 |
A | 工業(yè)上用空氣制取氧氣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 分子種類沒有發(fā)生變化 |
B | 金剛石的硬度遠大于石墨 | 碳原子的結構不同 |
C | Na、Na+化學性質不同 | 微粒中的質子數不同 |
D | 稀鹽酸、稀硫酸均顯酸性 | 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氫元素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有______。(填序號)
①化合物含有不同種元素,則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②潔凈的空氣和水都是純凈物;
③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④H2O、MgO、H2CO3都屬于氧化物;
⑤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⑥將硬水過濾可得到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按要求填寫下表。
反應物 | 化學方程式 | 反應后溶液顏色 |
HCl 和 Fe(OH)3 | ____ | ______ |
CuO 和 H2SO4 | ____ | _____ |
CO2 和 NaOH | ________ | __________ |
HCl 和 NaOH | _____ | 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一組是 。
A.甲烷(CH4)、食鹽(NaCl)、石灰石
B.碳酸鈉(Na2CO3)、乙酸(C2H4O2)、食用油
C.葡萄糖(C6H12O6)、酒精(C2H5OH)、蛋白質
D.二氧化碳(CO2)、石墨、雞蛋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大棚種植蔬菜在冬季要補充CO2,小明在自家大棚內設計了補充CO2的方法:將工業(yè)廢硫酸用水稀釋后,盛放在塑料桶內,懸在高處。每天向桶內加入適量的NH4HCO3,它和H2SO4反應生成了(NH4)2SO4、CO2和H2O。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2)將塑料桶懸掛在高處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反應生成的(NH4)2SO4在農村可用作___________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原子、離子的有關知識或規(guī)律填寫下表中空缺的數據。
微粒名稱 | 原子核 | 核外電子數 | 相對原子質量 | ||
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中子數 | |||
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氧離子 | ______ | _____ | 8 | 10 | _____ |
鈉原子 | _____ | 11 | 12 | ___ | _______ |
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鋁離子 | 13 | ____ | 14 | ______ |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和媽媽一起包餃子,制作餃子的原料有面粉、肉餡、蔬菜、植物油等。
(1)以上原料中富含糖類的是______。
(2)煮餃子所用鐵鍋的塑料把手具有_____(填“熱固性”或“熱塑性”)。
(3)洗潔精能輕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利用了洗潔精的_______作用。
(4)小明整理廚房時,發(fā)現廚房中有:塑料盆、不銹鋼鍋、純棉抹布、泡沫飯盒、垃圾袋等用品,其中屬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
(5)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著火,可用鍋蓋蓋滅,其滅火原理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農產品殘留與安全問題,有機種植時提倡使用低毒高效農藥。殺菌劑波爾多液由硫酸銅、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卮鹣铝袉栴}:
(1)生石灰與水化合生成熟石灰,寫出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反應過程中______(選“吸收”或“放出”)熱量。
(2)不能用鐵制容器來配制和盛裝波爾多液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為_______________。
(3)若要檢驗所配制的波爾多液中是否含有CuSO4,你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