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C、H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叫烴,碳原子數(shù)在4及以下的烴在常溫常壓下通常為氣體。常溫常壓時烴C2H4和另一種烴組成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87%,則混入的烴可能是(    )

A.CH4             B.C2H2             C.C2H6            D.C8H8


B 解析:C2H4中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100%=86%;因混合氣體中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為87%,所以推知另一種烴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一定大于87%。將題給四個選項定格變形為C8Hn,然后比較氫原子個數(shù)大小即可得出結論。C2H4變形為C8H16;CH4變形為C8H32;C2H2變形為C8H8;C2H6變形為C8H24。比較發(fā)現(xiàn)只有C8H8中氫原子個數(shù)小于C8H16中氫原子個數(shù),但“碳原子數(shù)在4及以下的烴在常溫常壓下通常為氣體”, C8H8不是氣體,故B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用語填空:

(1)2個氮原子       ;               (2)銅離子      ;

(3)碘酒中的溶劑_________;             (4)氫氧化鎂中鎂元素顯+2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中,帶點的同種元素的化合價相同的是

A.Cl2、NaCl  B.NH4Cl、HNO3   C. MnO2 、K2MnO4   D. P2O5、Ca3(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水是生命之源,與生活生產(chǎn)關系密切。保護水環(huán)境、珍愛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護水資源的是(    )

A.抑制水中所有動、植物的生長           B.任意排放工業(yè)廢水

C.大量使用化肥農藥                     D.生活污水經(jīng)過凈化處理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A里只有1×1022個A分子,這些分子中共含有2×1022個原子,那么A物質一定是(    )

A.單質          B.化合物           C.純凈物            D.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據(jù)圖回答:

(1)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分析比較A裝置和B裝置在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情況:                                                                          。

(2)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并且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1︰2。通過水的電解實驗(如上圖所示),我們對所學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請將你的新認識寫出一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25 g甲物質與5 g乙物質發(fā)生反應,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 g甲、11 g丙,還有另一種物質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30、20、44、18,化學式分別表示為A、B、C、D,則下列化學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A + B === C + D                     B.A + 2B === 2C + D

C.2A + B === 2C + D                   D.2A + B === C + 2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欲制取二氧化碳,你認為最合適的方法是(    )

   A. 木炭燃燒                           B.煅燒石灰石

   C. 石灰石跟稀硫酸反應                 D.大理石跟稀鹽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美國科學家卡爾·克里斯特領導的研究小組成功地制取出鹽粒大小的氮5。在制取氮5的實驗中,它曾發(fā)生了爆炸,摧毀了實驗室的部分設備。因此,科學家們認為,氮5與氮氣不同,化學性質極不穩(wěn)定,如果能讓這種物質保持穩(wěn)定;則它可能會成為火箭和導彈后級的理想燃料。根據(jù)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氮氣和氮5的異同點:

氮氣

氮5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2)請你想象一下氮5在應用領域有哪些用途?(至少寫兩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