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C | D |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 稀釋濃硫酸 | 鐵釘在空氣中的變化 |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
木炭![]() | ![]() | 水![]() | ![]() |
分析 (1)A、B、C、D四個實驗中:A實驗生成物為二氧化碳氣體,不能形成氣壓差,故不能達到實驗?zāi)康;而B稀釋濃硫酸,應(yīng)將濃硫酸倒入水中,故不能達到實驗?zāi)康模籄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應(yīng)充分消耗氧氣;
(2)B實驗稀釋濃硫酸,玻璃棒攪拌并及時散熱;C實驗鐵絲生銹消耗空氣中的氧氣,管內(nèi)外形成氣壓差,故U型管中液面左高右低;
(3)D實驗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已知反應(yīng)物一氧化碳和氧化鐵,生成物為二氧化碳和鐵,反應(yīng)條件為高溫;反應(yīng)完,將有尾氣一氧化碳,故需要處理掉.
解答 解:
(1)經(jīng)分析A、B、C、D四個實驗,A實驗生成物為二氧化碳氣體,不能形成氣壓差,故不能達到實驗?zāi)康;而B稀釋濃硫酸,應(yīng)將濃硫酸倒入水中,故不能達到實驗?zāi)康;A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故應(yīng)充分消耗氧氣;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散熱;一段時間后,C中的實驗現(xiàn)象為鐵絲生銹,U型管中液面左高右低;
(3)D中硬質(zhì)玻璃管內(nèi)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酒精燈的作用是點燃未反應(yīng)的CO,防止其污染空氣.
答案:
(1)AB;可將裝置中的氧氣耗盡;
(2)攪拌,使產(chǎn)生的熱量迅速擴散(加快散熱);鐵釘生銹;U型管液面左高右低
(3)3CO+2Fe2O3$\frac{\underline{\;高溫\;}}{\;}$ 2Fe+3CO2; 點燃尾氣中的CO,防止污染環(huán)境.
點評 了解金屬生銹的條件,探究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方法;掌握濃硫酸的性質(zhì)和稀釋方法及其注意事項;掌握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原理及注意事項.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相 關(guān) 說 法 | 解 釋 |
A | 不同種類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 | 不同酸的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 |
B | KMnO4溶液和K2SO4溶液的顏色不同 | 兩種溶液中的陰離子不同 |
C | H2O2 和 H2O化學性質(zhì)不同 | 一個H2O2 分子比一個 H2O分子多一個氧原子 |
D | 蔗糖溶液不導電 | 蔗糖溶液中沒有自由移動的粒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氫氧化鈉、氯化鈉 | B. | 氧化銅、鐵粉 | C. | 高錳酸鉀、碘 | D. | 氧化鈣、氫氧化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是氧化物 | B. | 甲的化學式可能為CH2O | ||
C. | 反應(yīng)前后分子的種類、個數(shù)不變 | D. | 生成的丙、丁兩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是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操作 | 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1.把木糖醇灼燒,再罩上一干冷的燒杯 2.迅速倒立燒杯,滴加澄清石灰水 | 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 石灰水變渾濁 | 木糖醇中含有氫元素 木糖醇中含有碳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