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同學往下圖所示的燒杯(用石蠟將燒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種固體物質,攪拌后,發(fā)現石蠟熔化,塑料片掉了下來。該同學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1. A.
    蔗糖
  2. B.
    硝酸銨
  3. C.
    氯化鈉
  4. D.
    氫氧化鈉
D
A、蔗糖溶于水既不放出熱量,也不吸收熱量,溶液溫度不變,故A錯;
B、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使溶液溫度降低,故B錯;
C、氯化鈉溶于水既不放出熱量,也不吸收熱量,溶液溫度不變,故C錯;
D、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故D正確.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雞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品,某研究小組同學欲從化學的角度來進一步研究“雞蛋”:
【實驗探究一】同學們發(fā)現雞蛋放置時間太久會變質并會產生一股臭味,這是什么原因呢?
查閱資料:
①雞蛋久置后會變質產生硫化氫(H2S)氣體;硫化氫氣體有劇毒,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溶于水后呈酸性.
②實驗室可用硫化亞鐵(化學式為FeS)固體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反應來制取硫化氫氣體,同時生成硫酸亞鐵;
同學們在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了一瓶硫化氫氣體,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的名稱
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
  ②
集氣瓶
集氣瓶

(2)H2S氣體中的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2
-2
,寫出實驗室制取硫化氫氣體的化學方程式
FeS+H2SO4=FeSO4+H2S↑
FeS+H2SO4=FeSO4+H2S↑
,該反應屬于
復分解
復分解
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制取該氣體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為
B
B
(填字母),收集硫化氫氣體最好選用的裝置為
F
F
(填字母),多余的氣體可用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鈉
溶液來吸收.
【實驗探究二】雞蛋殼的成分
(注意:以下實驗均假設雞蛋殼中除碳酸鈣以外的其他成分不能與酸反應,也不溶于水)
(3)小李同學查知雞蛋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他用鑷子取少許雞蛋殼樣品在酒精燈上灼燒,一開始聞到一股燒焦羽毛氣味,說明內膜有
蛋白質
蛋白質
,繼續(xù)灼燒后,看到蛋殼邊變白,產生該白色物質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CaCO3
 高溫 
.
 
CaO+CO2
CaCO3
 高溫 
.
 
CaO+CO2
,將充分灼燒后的蛋殼投入蒸餾水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試液變?yōu)?!--BA-->
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O=Ca(OH)2
CaO+H2O=Ca(OH)2

(4)為了進一步測定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小剛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稱量G裝置質量為50.00g,按下圖組裝后,將10.00g蛋殼樣品(已洗凈、干燥并搗碎)放入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稀鹽酸,待錐形瓶中不再產生氣泡時,打開彈簧夾C,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空氣,一段時間后稱量裝置G質量為52.64g(不考慮原裝置內空氣對實驗的影響).
回答下列問題:

加入樣品前還應
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空氣
從導管A處緩緩鼓入空氣
,裝置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裝置E的作用是
吸收氯化氫氣體
吸收氯化氫氣體
,反應結束后打開彈簧夾C,緩緩鼓入空氣的目的是
生成二氧化碳全部進入到G裝置中
生成二氧化碳全部進入到G裝置中
,裝置B的作用是
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
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
,若缺少H裝置,則測得的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將偏
.小剛的實驗測得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60%
60%

(5)小勇同學重新設計了一種方案,將10.00g蛋殼樣品(已洗凈、干燥并搗碎)放在燒杯里,然后往燒杯中加入足量稀鹽酸,蛋殼部分溶解,并產生大量氣泡,實驗過程和測定的相關實驗數據如下所示:

小勇的實驗測得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57%
57%
,小剛認為小勇的實驗過程有一個明顯的缺陷會導致測得的碳酸鈣的含量偏低,這個缺陷是
未洗滌直接烘干就稱量造成結果偏大,從而使得碳酸鈣的含量偏低
未洗滌直接烘干就稱量造成結果偏大,從而使得碳酸鈣的含量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精英家教網化學調研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探究中和反應,請你參與以下探究:
(1)甲組同學取少量的氫氧鈉溶液于燒杯中,用酸度計測得該溶液的pH
 
(選填“<”、“>”或“=”)7,同時插入一支溫度計,測量溶液的溫度(如下圖所示).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邊滴加邊攪拌.此時可觀察到的現象是:酸度計上顯示的數據逐漸
 
(選填“增大”、“減少”或“不變”,下同),溫度計上顯示的數據逐漸
 
.由此可知,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屬于
 
(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乙組的同學改用固體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來探究中和反應中能量的變化情況,你認為該方案
 
(選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3)丙組同學用另外一瓶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實驗時,當往燒杯中滴加稀鹽酸時,發(fā)現有少量的氣泡冒出,小組同學根據這一現象進行討論,一致認為其原因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變質,變質的原因是
 
,由此,同學們建議實驗室保存氫氧化鈉時應注意
 
保存.為了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變質產生的碳酸鈉,你認為可選用下列物質中的
 
(填序號).
A.稀鹽酸        B.氫氧化鈣溶液        C.氯化鈣溶液        D.氯化鈉溶液
(4)丁組同學借助酚酞試液來判斷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fā)現忘記了滴加酚酞試液.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組的同學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他們得出了“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你認為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
理由是:
 

請你幫助該小組的同學設計一個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
寫下表:
實驗方法 可能看到的現象 結論
(5)實驗室現有一瓶久置的20%的氫氧化鈉溶液100g.某同學取該溶液的1/10于錐形瓶中,滴加1-2滴酚酞試液,然后滴入稀鹽酸,邊加邊振蕩.當反應恰好完全時,用去稀鹽酸的體積為17.40mL.
已知:常溫下,所用稀鹽酸的密度為1.05g/cm3
①計算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1%)
②已知用此方法測得的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有誤差.若該同學的實驗操作及計算過程均無誤,則造成該誤差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化學調研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探究中和反應,請你參與以下探究:
(1)甲組同學取少量的氫氧鈉溶液于燒杯中,用酸度計測得該溶液的pH______(選填“<”、“>”或“=”)7,同時插入一支溫度計,測量溶液的溫度(如下圖所示).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邊滴加邊攪拌.此時可觀察到的現象是:酸度計上顯示的數據逐漸______(選填“增大”、“減少”或“不變”,下同),溫度計上顯示的數據逐漸______.由此可知,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屬于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乙組的同學改用固體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來探究中和反應中能量的變化情況,你認為該方案______(選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3)丙組同學用另外一瓶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實驗時,當往燒杯中滴加稀鹽酸時,發(fā)現有少量的氣泡冒出,小組同學根據這一現象進行討論,一致認為其原因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變質,變質的原因是______,由此,同學們建議實驗室保存氫氧化鈉時應注意______保存.為了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變質產生的碳酸鈉,你認為可選用下列物質中的______(填序號).
A.稀鹽酸        B.氫氧化鈣溶液        C.氯化鈣溶液        D.氯化鈉溶液
(4)丁組同學借助酚酞試液來判斷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fā)現忘記了滴加酚酞試液.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組的同學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他們得出了“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你認為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______,理由是:______.
請你幫助該小組的同學設計一個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寫下表:

實驗方法可能看到的現象結論



(5)實驗室現有一瓶久置的20%的氫氧化鈉溶液100g.某同學取該溶液的1/10于錐形瓶中,滴加1-2滴酚酞試液,然后滴入稀鹽酸,邊加邊振蕩.當反應恰好完全時,用去稀鹽酸的體積為17.40mL.
已知:常溫下,所用稀鹽酸的密度為1.05g/cm3
①計算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1%)
②已知用此方法測得的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有誤差.若該同學的實驗操作及計算過程均無誤,則造成該誤差的原因之一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中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某化工廠為綜合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CaSO4,與相鄰的化肥廠聯(lián)合設計了制備(NH4)2SO4的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及原理】
沉淀池中發(fā)生的主要化學反應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討論交流】(1)操作a的名稱是________,若在實驗室進行此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玻璃棒、燒杯外,還需要___________。
(2)經操作a后得到的固體物質在煅燒爐中高溫分解生成X和Y兩種物質,該工藝中,Y被作為原料之一循環(huán)利用。Y的化學式為_________。
(3)沉淀池中也可能生成少量NH4HCO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銨化肥等級測定】(4)判斷(NH4)2SO4化肥中有無NH4HCO3:取少量試樣溶于水,滴加足量的________,無氣泡產生,則可判斷該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
化肥中氮元素含量的測定(已確定該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雜質):查閱資料:
①已知:(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氨氣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為氨水。氨水呈堿性,不穩(wěn)定,易揮發(fā)。
②工業(yè)判斷硫酸銨化肥等級指標如下:
實驗設計: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過程中,往燒瓶中加入足量濃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使硫酸銨充分反應完全轉化為NH3。
(5)燒杯中的試劑是為了吸收產生的氨氣,下列最適宜的試劑是________(填序號);
①水 ②濃HCl ③稀H2SO4 ④NaOH溶液
燒杯中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交流討論:實驗小組的同學認為,用上述實驗裝置測得的結果可能會出現下列情況。
(6)甲同學認為:應在實驗裝置A、B之間增加一個裝有________(填“濃硫酸"或“堿石灰”)的干燥裝置,否則實驗測得的硫酸銨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
(7)乙同學認為:在實驗裝置A、B之間增加正確的干燥裝置后進行實驗,測得的硫酸銨化肥含氮量可能偏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測定:經討論后,他們改進了實驗裝置,排除了可能產生誤差的因素,重新進行實驗。 取硫酸銨化肥樣品13.5g進行實驗,測得B裝置增重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請通過計算判斷該化肥的等級。
(8)計算該化肥的等級為_________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化學調研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鈉和稀鹽酸探究中和反應,請你參與以下探究:
(1)甲組同學取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于燒杯中,用酸度計測得該溶液的pH           (選 填“<”、“>”或“=”)7,同時插入一支溫度計,測量溶液的溫度(如下圖所示)。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邊滴加邊攪拌。此時可觀察到的現象是:酸度計上顯示的數據逐漸            (選填“增大”、“減少”或“不變”,下同),溫度計上顯示的數據逐漸            。由此可知,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屬于            (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乙組的同學改用固體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來探究中和反應中能量的變化情況,你認為該方案              (選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3)丙組同學用另外一瓶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實驗時,當往燒杯中滴加稀鹽酸時,發(fā)現有少量的氣泡冒出,小組同學根據這一現象進行討論,一致認為其原因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變質,變質的原因是               ,由此,同學們建議實驗室保存氫氧化鈉時應注意              保存。為了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變質產生的碳酸鈉,你認為可選用下列物質中的               (填序號)。
A.稀鹽酸 B.氫氧化鈣溶液 C.氯化鈣溶液 D.氯化鈉溶液
(4)丁組同學借助酚酞試液來判斷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fā)現忘記了滴加酚酞試液。為了確定鹽酸與氫氧化鈉是否恰好完全反應,小組的同學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于是他們得出了“兩種物質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結論。你認為他們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理由是:                       。請你幫助該小組的同學設計一個實驗,探究上述燒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寫下表: 
(5)實驗室現有一瓶久置的20%的氫氧化鈉溶液100g。某同學取該溶液的1/10于錐形瓶中,滴加1-2滴酚酞試液,然后滴入稀鹽酸,邊加邊振蕩。當反應恰好完全時,用去稀鹽酸的體積為17.40mL。已知:常溫下,所用稀鹽酸的密度為1.05g/cm3
①計算所用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1%)
②已知用此方法測得的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有誤差。若該同學的實驗操作及計算過程均無誤,則造成該誤差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