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根據(jù)圖1和圖2,回答下列問題:
(1)圖1為自然界水循環(huán)示意圖。下列關于水的天然循環(huán)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填選項序號,下同)
①水在天然循環(huán)過程中實現(xiàn)了水的自身凈化
②水的天然循環(huán)是通過水的三態(tài)變化實現(xiàn)的
③太陽為水的天然循環(huán)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環(huán)完成了水資源的重新分配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2)分析圖1可知,在水蒸發(fā)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分子不斷運動 B.水分子之間間隔不變
C.氫、氧原子不發(fā)生改變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質
(3)圖2是電解水的示意圖,實驗中的能量轉化方式是:由 能轉化為化學能。試管A中的氣體是 ,試管B中氣體的檢驗方法是 ,該改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4)分析圖2可知,在電解水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水分子發(fā)生了改變
B.水分解過程中,水分子中的氫、氧原子可以再分
C.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學性質
D.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5)下圖是試管中的氣體燃燒的微觀模擬圖:
從上圖你能得到哪些有關化學反應的信息?(至少寫出兩條)
① ,
②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湖北省公安縣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圖示中的“○”和“”分別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兩種化合物組成的 混合物的圖示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徽省九年級上學期月考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鑒別分別盛有空氣、氧氣、二氧化碳的三瓶氣體,應選用的方法是( )
A.將氣體分別通入水中 B.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C.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徽省當涂縣六校九年級第二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最近科學家制造出原子序數(shù)為112號的新元素,其相對原子質量為277,下列有關112號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元素原子的中子數(shù)為112 B.該元素原子的質子數(shù)為165
C.該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112 D.該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27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安徽省當涂縣六校九年級第二次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6年“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落實五大發(fā)展理念,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產(chǎn)工藝 B.農(nóng)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
C.減少農(nóng)藥、化肥的使用 D.加強對水資源的監(jiān)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八年級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純凈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下列現(xiàn)象不符合事實的是( )
A.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
B.用冷而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燒杯內(nèi)壁有水珠形成
C.接觸燒杯感到發(fā)燙
D.安靜的燃燒,時間久了就會發(fā)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八年級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明想知道早餐的玉米粥顯酸性還是堿性,媽媽提議“你可以帶一點去實驗室用酸堿指示劑檢驗一下”,媽媽的提議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設 B.收集證據(jù) C.設計實驗 D.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重慶市沙坪壩區(qū)六校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中,都屬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氧、潔凈的空氣
B.食鹽水、澄清石灰水
C.冰水混合物、海水
D.四氧化三鐵、二氧化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屆云南省九年級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聰聰同學查閱資料獲取有關物質燃燒的新信息,
2Na+Cl22NaCl;2Mg+CO22MgO+C.
由此形成以下幾點認識:
①鈉與氯氣的反應(上述左邊的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②鎂與二氧化碳的反應(上述右邊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③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與,
④使用CO2滅火應有所選擇.
其中正確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