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為驗證“酸的化學通性”,某班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如下實驗.請分析并回答相關問題:
(1)D試管中與酸反應的固體單質可以是Mg或Al或Zn或Fe(鎂或鋁或鋅或鐵)等,該反應的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等
(2)寫出C試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O+2HCl═CuC12+H2O.
(3)能證明A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現象是紅色消失或紅色褪去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4)實驗完成后,將全部廢液倒入廢液缸內,測得pH=3,則廢液中所含溶質最多有四種(指示劑除外).

分析 (1)根據酸的化學性質的有關規(guī)律分析解答即可;
(2)氧化銅屬于金屬氧化物,所以書寫出氧化銅和鹽酸反應的方程式即可;
(3)依據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后溶液呈中性的有關知識及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解決即可;
(4)依據把廢液倒入一個容器中后溶液呈酸性則可判斷溶質的有關問題.

解答 解:(1)與酸反應的固體單質是金屬單質且該金屬的活動性排在氫的前面,所以該固體可以是Mg或Al或Zn或Fe(鎂或鋁或鋅或鐵)等;
(2)所列的物質中氧化銅屬于金屬氧化物,該物質與鹽酸反應的方程式為CuO+2HCl═CuCl2+H2O;
(3)滴有酚酞氫氧化鈉溶液呈紅色,如果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后氫氧化鈉消失則溶液會由紅色變?yōu)闊o色,所以能證明A中反應發(fā)生的現象是紅色消失或紅色褪去;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產生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為:;
(4)實驗完成后,將全部廢液倒入廢液缸內,測得pH=2則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則溶液存在的溶質主要有氫氧化鈉、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生物氯化鈉,氧化銅和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銅,金屬單質與鹽酸反應生成的鹽,還有剩余的鹽酸共四種;
故答案為:(1)Mg或Al或Zn或Fe(鎂或鋁或鋅或鐵)等;Fe+2HCl═FeCl2+H2↑等.
(2)CuO+2HCl═CuC12+H2O;
(3)紅色消失或紅色褪去;Na2CO3+2HCl═2NaCl+H2O+CO2↑;
(4)四.

點評 此題是對酸的有關性質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有關酸的通性的有關知識;能夠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敞口放置在空氣中的濃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一段時間后,兩種溶液的pH( 。
A.前者變大后者變小B.前者變小后者變大
C.兩者都變大D.兩者都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分類、類比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請回答:
(1)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火善用之為福,不善用之為禍.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滅火方法:
①熄滅液化氣灶火焰時,關閉閥門;②木材著火時,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③油鍋著火時,用鍋蓋蓋滅;      ④熄滅酒精燈時,用燈帽蓋滅;
⑤房屋著火時,用高壓水槍滅火;  ⑥森林著火時,將大火蔓延線路前的一片樹木砍掉.
請你從滅火原理角度,選擇一種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分類標準(1)移除可燃物(或隔絕氧氣),包括事例(2)①⑥(或②③④) (填序號)
(2)查閱資料可知:過氧化鈉(Na2O2)能與水發(fā)生如下反應:2Na2O2+2H2O═4NaOH+O2↑,而過氧化鈣
(CaO2)與過氧化鈉類似也能與水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aO2+2H2O=2Ca(O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物質的用途和性質密切相關.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A.
     石墨制鉛筆芯
B.
     氧氣用于金屬切割
C.
     食品充氮防腐
D.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下列各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無法鑒別出來的是( 。
A.Na2CO3、H2S04、NaCl、CaCl2B.Na2CO3、BaCl2、K2S04、KN03
C.HCl、K0H、CaCl2、NaN03D.MgS04、Na0H、HCl、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按要求用化學符號或數字表示: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Al   
(2)2個鈉離子2Na+
(3)五個碳酸根離子5CO32-
(4)兩個氯原子2Cl      
(5)最簡單的有機物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滴入酚酞試液后變紅的溶液一定呈堿性
B.燃燒都伴隨著發(fā)光、放熱,所以有發(fā)光、放熱現象的就是燃燒
C.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溶液變紅,說明二氧化碳氣體顯酸性
D.分子、原子都是不顯電性的粒子,但不顯電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實驗室用含有雜質的鋅粒(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參與任何反應)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實驗結束后,容器內已無氣泡產生,但還有少量固體物質剩余.
(1)反應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質是硫酸鋅;
(2)用下述方法證明反應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正確的是①③(填序號);
①往容器內再加鋅粒,如有氣泡產生,則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②往容器內加氯化鋇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則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將剩余固體加入到硫酸銅溶液中,如有紅色固體生成,則溶液中沒有硫酸
(3)在(2)的實驗方法中,涉及到金屬化學性質的規(guī)律是活潑金屬與酸或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答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正確的實驗操作是(  )
A.     過濾B.
     稀釋濃硫酸
C.
      聞氣味
D.
     傾倒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