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實驗室所用鹽酸的試劑瓶上標簽的部分內(nèi)容,請仔細閱讀后計算:

(1)瓶中稀鹽酸的質量是
 
g.
(2)欲配置300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2%的稀鹽酸,需用這種鹽酸多少毫升?還需加水多少毫升?
考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簡單計算,用水稀釋改變濃度的方法
專題:溶液的組成及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
分析:(1)根據(jù)標簽的部分內(nèi)容,體積為500mL,密度為1.1g/cm3,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jù)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該瓶稀鹽酸體積為500mL(500cm3),密度為1.1g/cm3,瓶中稀鹽酸的質量是1.1g/cm3×500cm3=550g.
(2)設需用這種鹽酸的體積為xmL,根據(jù)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
則300g×12%=1.1g/cm3×x×36%    x≈90.9cm3=90.9mL.
還需加水的質量為300g-1.1g/cm3×90.9cm3≈200g(合200mL).
故答案為:(1)550;(2)需用這種鹽酸90.9mL;還需加水200mL.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有關計算、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將用剩的藥品重新放回原試劑瓶
B、制備氣體前,檢查實驗裝置的氣密性
C、加熱實驗結束后,用嘴吹滅酒精燈
D、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在托盤天平的右盤上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間的轉化關系,其中甲、乙、丙為單質;A、B、C、D、E為化合物,且A與B的組成元素相同,D與E的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丙均為黑色粉末,C和E在高溫條件下可生成丙和D,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其余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甲→E:
 
;甲→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相對原子質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于原子的質量數(shù)值很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
B、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質量
C、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D、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合物R在純氧中充分燃燒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則該化合物的組成中( �。�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氫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變化的過程屬于放熱反應的是( �。�
A、高溫煅燒石灰石
B、高溫下碳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C、白磷在空氣中緩慢氧化
D、加熱高錳酸鉀發(fā)生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研究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三位同學分別做了如下三個實驗:
實驗一:稱量鎂條,點燃,待反應結束后,再稱量;
實驗二:將盛有稀鹽酸的小試管放入裝有鋅粒的燒杯中,稱量,然后將鹽酸與鋅粒接觸,充分反應后再稱量;
實驗三:將盛有氫氧化鈉溶液試管放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稱量,然后設法使兩種溶液混合,充分反應后再稱量.
三位同學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編號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
反應前4.8g112.6g118.4g
反應后8.0g112.4g118.4g
(1)從表面上看,這三個實驗中,發(fā)生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
(2)造成上述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項對“2”的理解錯誤的是( �。�
A、2NO3-中2表示兩個硝酸根離子
B、2Ar中2表示兩個氬原子
C、Fe2+中2表示每個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
D、H2S 中2表示兩個氫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地下水資源不能無限量地開采利用
B、礦石燃料是永不枯竭的能源
C、太陽能、水能、風能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源
D、大量排放SO2、NO2等氣體,會形成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