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在質量相同的CO和CO2中(  )
A.碳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1B.氧原子的個數之比為1:2
C.CO和CO2的分子個數之比為11:7D.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4:11

分析 根據已有的化學式的計算以及有關的公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質量相同的CO和CO2中,碳元素的質量比為:$\frac{12}{28}:\frac{12}{44}$=11:7,錯誤;
B、質量相同的CO和CO2中氧原子的個數之比為:$\frac{16}{28}:\frac{16×2}{44}$=11:14,錯誤;
C、質量相同的CO和CO2中CO和CO2的分子個數之比為:44:28=11:7,正確;
D、質量相同的CO和CO2中氧元素的質量之比為$\frac{16}{28}:\frac{16×2}{44}$=11:14,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根據化學式的計算,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結合公式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FeS,FeSO3,FeSO4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含量為12%,則其中硫元素的含量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生活中的下列現象,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不正確的是( 。
A.水受熱變成水蒸氣,說明水分子分裂變成了原子
B.經過花園,聞到鮮花的香味,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C.氧氣經加壓后可以貯存在鋼罐中,說明分子間有間隙
D.氫氣可燃而氧氣卻能助燃,說明分子種類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問題的研究中,未利用對比實驗思想方法的是(  )
A.
研究空氣中氧氣含量
B.
研究微粒的運動
C.
研究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D. 
研究分子運動快慢與溫度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1)用化學符號表示下列物質:
①2個氫原子2H;                 ②氯化鈉中的陰離子Cl-;
③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H2O     ④氯化亞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stackrel{+2}{Fe}$Cl2
⑤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l2O3
(2)①N  ②CO2 ③NH4+④Na  ⑤H2O  ⑥CO32-(用序號填空)
其中能表示某純凈物的是②④⑤能表示一個分子的是②⑤能表示陽離子的是③
(3)根據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鈉元素與氧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不同
②A、B 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可為Na2O
③C、D、E中屬于離子的是D
(4)用“>”或“=”或“<”或“≥”或“≤”填空:
①a mL酒精中加入bmL水,混合后的體積為cmL,則a+b>c.
②a克鋁與b克氧氣充分反應,得到c克氧化鋁,則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紫薯營養(yǎng)豐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索B、維生素C、鋅、鐵、鈣、硒等.
(1)紫薯中鋅、鐵、鈣、硒等指的是元素(填“原子”“分子”“離子”“元素”);
(2)紫薯中的硒元索被譽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圖,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C.
A.硒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g    
B.一個硒原子中有34個中子
C.硒原子結構示意圖中的X=18
D.硒元素在化合物中可能顯+2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2015年12月將在巴黎舉行《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屆締約國會議.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碳”的世界.
(1)浙江大學實驗室里誕生了世界上最輕的材料--“碳海綿”.由碳元素組成,具有多孔結構,彈性好.它對石油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將吸入的石油擠出后仍可恢復原狀.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正確的是ABC(填標號).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復利用       C.可處理海上石油泄漏
(2)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用于撲救檔案資料室發(fā)生的火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填標號).
A.液態(tài)二氧化碳氣化后不會污染檔案資料
B.二氧化碳可覆蓋在燃燒物表面,隔絕空氣
C.液態(tài)二氧化碳氣化時吸熱,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3)據報道,科學家已經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頭發(fā)的二十萬分之一.如圖1所示,這種碳膜片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六邊形單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關碳膜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填標號).

A.碳膜片屬于單質       B.碳膜片與C60是同一種物質
C.碳膜片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和碳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不同
(4)小剛同學對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并建構了如圖2所示的轉化關系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括號內一種含有碳元素物質的化學式CO;
②轉化關系圖中由H2CO3→CO2的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③CO2常用于滅火,但鎂著火不能用 CO2滅火,原因是它們能發(fā)生反應生成另一種氧化物和炭黑,請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鎂+二氧化碳$\stackrel{點燃}{→}$氧化鎂+碳.
(5)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3所示裝置對二氧化碳的性質進行驗證:

發(fā)生裝置A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當打開K,反應一段時間后:
①D燒杯中下層(填“上層”或“下層”)的蠟燭先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是不燃燒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②B處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C處澄清石灰水變渾濁.B處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物質是碳酸;寫出C處發(fā)生變化的文字表達式二氧化碳+氫氧化鈣→碳酸鈣+水.
(6)某同學欲測定一定質量的大理石粉末與鹽酸充分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的文字表達式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其設計如圖4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①連接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將實驗所用藥品裝入各儀器中,記錄量氣管初始刻度;
③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稀鹽酸至不再有氣泡冒出.
在實驗過程中,若燒瓶和量氣管內氣體壓強過大,可將水準管下移(填“上提”或“下移”).
④等恢復至室溫,并上提后,再次記錄量氣管刻度;
【交流討論】利用甲裝置,即使操作無失誤,由于加入的酸要占一定體積,也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大,某同學重新設計了一個如圖4乙的實驗裝置,利用該裝置實驗時,在氣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如果往錐形瓶中注入的稀鹽酸體積為V1mL,充分反應后,右側針筒中氣體的讀數為V2 mL,則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體積為V2-V1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現有下列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e、f儀器的名稱:e試管,f長頸漏斗,k集氣瓶.
(2)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選用發(fā)生裝置A(填字母A、B、C、D),反應符號表達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反應基本類型為分解反應.
(3)關閉B裝置中的止水夾后,從長頸漏斗向錐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靜止一段時間后如圖所示,則B裝置不漏氣(填“漏氣”、“不漏氣”或“無法確定”).
(4)常溫下用塊狀固體和液體反應制氣體時,改用C裝置(多孔隔板用來放塊狀固體)代替B裝置的優(yōu)點是AC(選填下列說法的序號).A.可以隨時加液  B.可以控制反應速率 C.可以控制反應發(fā)生與停止
觀察圖C裝置,制氣體反應處于進行(填“進行”或“停止”)中.
(5)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粉末制氧氣的符號表達式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該實驗若選用C裝置不能(填“能”或“不能”)達到(4)中所說優(yōu)點.若用D裝置來收集生成的氧氣,氣體應從g(填g或h)通入.某同學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到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內,木條復燃,拿出木條,蓋好集氣瓶.過一會兒,再用帶火星的木條伸人瓶內,木條仍然復燃.重復幾次后,木條不再復燃.據此現象你能得到的結論是帶火星的木條是否復燃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6)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使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實驗原理是利用脫氧劑中鐵單質在常溫下消耗裝置內氧氣(脫氧劑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有紅棕色固體生成).實驗前應先進行的操作是檢驗裝置氣密性.
【實驗過程】
步驟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脫氧劑粉末,封閉;
步驟2:打開彈簧夾,將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離,關閉彈簧夾;
步驟3:不斷輕輕晃動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發(fā)生變化.
【數據處理】
①實驗中需要記錄的數據有AB(填字母).
A.反應前注射器中原有空氣的體積      B.反應后注射器中剩余氣體的體積
②上述實驗測定過程至少需要重復兩次,其目的是減少實驗誤差,最終計算得出氧氣約占空氣的體積分數.
【實驗評價】
①放入的脫氧劑足量的目的是將氧氣完全耗盡.
②與燃燒紅磷法相比,脫氧劑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優(yōu)點是沒有有毒物質散逸到空氣中,環(huán)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敘述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 。
A.切開的蘋果會與氧氣作用變黑B.石蠟受熱會熔化
C.酒精易揮發(fā)D.氧氣能變成淡藍色液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