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金屬M與AgN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3AgNO3═M(NO33+3A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金屬M可能是鐵B.金屬M可能是鋁
C.M的金屬活動性比Ag強D.反應前后M的化合價改變

分析 金屬M與AgN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3AgNO3═M(NO33+3Ag,能發(fā)生反應,說明M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生成了M(NO33,硝酸根顯-1價,則M元素顯+3價;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金屬M與AgN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3AgNO3═M(NO33+3Ag,能發(fā)生反應,說明M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生成了M(NO33,硝酸根顯-1價,則M元素顯+3價.
A、金屬M不可能是鐵,因為鐵參加的置換反應,生成物中鐵顯+2價,故選項說法錯誤.
B、鋁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且鋁的化合價為+3價,金屬M可能是鋁,故選項說法正確.
C、由上述分析,M的金屬活動性比Ag強,故選項說法正確.
D、反應物中M是單質,化合價為0;生成物M(NO33中,M元素顯+3價;反應前后M的化合價改變,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熟練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農民家有一種失去標簽的化肥,該化肥可能是碳酸氫銨、氯化銨或硫酸鉀中的一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幫他確定該化肥的成分,進行了下列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步驟一:取樣,加入少量的熟石灰,混合研磨
嗅到氨味
該化肥一定不是硫酸鉀
步驟二:另取少許樣品,加入少量的鹽酸
有大量氣泡產生
該化肥是碳酸氫銨.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為NH4HCO3+HCl═NH4Cl+H2O+CO2
【反思與評價】
(1)小凱認為,不進行上述實驗也能確定此化肥的種類,他采用的方法是直接聞氣味,若有氨味,則為碳酸氫銨.
(2)結合實驗步驟一,請你寫出使用氨態(tài)氮肥的一點注意事項銨態(tài)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施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N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如圖所示的是檢驗氫氣純度的操作.
(1)點燃氫氣時,若發(fā)出尖銳的爆鳴聲表明氫氣不純,聲音很小則表示氫氣較純.分析產生上述不同現象的原因.
(2)若所得的氫氣不純,在點燃前還必須再次檢驗直到氫氣已純.第二次檢驗之前必須進行什么操作?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菱鐵礦(主要成分是FeCO3)是煉鐵的原料.現取20.0g菱鐵礦,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測得固體質量與所加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1)所示,已知菱鐵礦中雜質不參加反應,且難溶于水.請計算:
(1)20.0g菱鐵礦中FeCO3的質量為11.6g.
(2)列式計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
(3)在圖(2)中畫出產生氣體的質量與加入稀硫酸的關系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等是人類使用的基礎材料,它們以各自的特點滿足著人類多方面的需要.
(1)金屬材料中,有一類貯氫合金能夠結合氫氣形成金屬化合物,并在一定條件下分解釋放出氫氣,該貯運原理屬于化學變化.
(2)有機高分子材料“玉米塑料”,因其可降解被廣泛用來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玉米塑料”的使用可減少環(huán)境污染.20世紀30年代,尼龍因其抽成細絲極像蠶絲而被推向世界,生活中可采用燃燒方法區(qū)分尼龍和蠶絲,也可用化學試劑濃氫氧化鈉溶液來區(qū)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達菲”是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藥物,其生產原料是香料八角中所含有的一種重要成分-莽草酸,莽草酸的化學式為C7H10O5,下列有關莽草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莽草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4克
B.莽草酸中含有7個碳元素、10個氫元素、5個氧元素
C.1個莽草酸分子中含有22個原子
D.莽草酸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7: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實驗現象正確的是(  )
A.打開濃硫酸瓶蓋,產生白霧
B.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固體顏色由黑色變?yōu)榫G色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固體
D.硝酸銨固體溶于水中,溶液溫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
氮氣:N2氨氣:NH3液氧:O2干冰:CO2雙氧水: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