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zhì)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zhì),它們之間有如圖轉(zhuǎn)化關(guān)系,“﹣”表示可以相互反應;“→”表示物質(zhì)可以進行轉(zhuǎn)化.已知:A、B、C為三種不同顏色固體,含有同一種元素;常溫下D為液體,E為氣體.(反應條件和部分反應物、生成物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與A反應生成B的物質(zhì)的化學式:  ;

(2)寫出下列轉(zhuǎn)化的化學符號表達式:

A→C:  ,基本反應類型為:  ;

D→E:  ,基本反應類型為:  


考點:

物質(zhì)的鑒別、推斷;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反應類型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

框圖型推斷題.

分析:

根據(jù)題目中的信息“A、B、C為三種不同顏色固體,含有同一種元素;常溫下D為液體,E為氣體”,結(jié)合圖框,推測A、B、C、D、E分別為銅、堿式碳酸銅、氧化銅、水、氧氣,故代入檢驗,符合題意.

解答:

解:根據(jù)題目中的信息“A、B、C為三種不同顏色固體,含有同一種元素;常溫下D為液體,E為氣體”,結(jié)合圖框,推測A、B、C、D、E分別為銅、堿式碳酸銅、氧化銅、水、氧氣,則:

(1)與A反應生成B的物質(zhì)的化學方程式為:CuO+H2O+CO2=Cu2(OH)2CO3;

(2)A→C即銅生成氧化銅,故化學方程式為:Cu+O2CuO,基本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D→E即水通電生成氧氣和氫氣,故化學方程式為:2H2OO2↑+2H2↑,基本反應類型為:分解反應.

故答案為:

(1)CuO+H2O+CO2=Cu2(OH)2CO3;

(2)A→C:Cu+O2CuO,化合反應;

D→E:2H2OO2↑+2H2↑,分解反應;

點評:

此題為框圖式物質(zhì)推斷題,完成此類題目,關(guān)鍵是找準解題突破口,直接得出結(jié)論,然后利用順向或逆向或兩邊向中間推,逐一導出其他結(jié)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鎂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生如下兩個反應:

3Mg+N2Mg3N2 2Mg+O22MgO

已知24 g鎂在純氧中完全燃燒可得40 g產(chǎn)物,那么24 g鎂在空氣中完全燃燒所得產(chǎn)物的質(zhì)量(  )

A.等于40 g              B.小于40 g

C.大于40 g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是三個實驗的示意圖,根據(jù)圖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現(xiàn)象及化學反應原理(表達式),進行總結(jié)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

(1)所發(fā)生的三個反應有多個共同的特點,分別是(只寫三個即可):

A                   

B                       、

C                      

(2)甲實驗中,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上把“生成新物質(zhì)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下面對化學變化中“新物質(zhì)”的解釋正確的是( �。�

 

A.

“新物質(zhì)”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zhì)

 

B.

“新物質(zhì)”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zhì)在顏色、狀態(tài)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質(zhì)

 

C.

“新物質(zhì)”就是與變化前的物質(zhì)在元素組成上不同的物質(zhì)

 

D.

“新物質(zhì)”就是在組成或結(jié)構(gòu)上與變化前的物質(zhì)不同的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輕松一下,請你猜一猜下列跟化學有關(guān)的謎語

(1)杞人憂天(打一化學實驗操作)  

(2)叫管不通氣,叫瓶有太細,裝藥雖不多,實驗手不離(打一實驗儀器)  

(3)雪白無暇,不是鹽巴,也非白糖,受熱無渣;假如你還猜不出,請問農(nóng)民去田間(打一化學物質(zhì)) 碳酸氫銨 并寫出謎語中該物質(zhì)翻身的化學變化的符號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安全生產(chǎn),人命關(guān)天”。國家對易燃、易爆物的生產(chǎn)、貯存、運輸、使用有嚴格規(guī)定。下列物質(zhì)與空氣混合后,遇火不會發(fā)生爆炸的是(  )

A.液化石油氣                B.二氧化碳

C.汽油                      D.面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知識解釋成語“火上澆油”的說法中合理的是

 (  )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燒更旺

B.增大氧氣的密度,可以使燃燒更旺

C.清除可燃物,達到滅火的目的

D.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達到滅火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西氣東輸”工程使我市部分區(qū)域用上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

(1)甲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安全,在廚房安裝天然氣泄漏報警器。根據(jù)甲烷的性質(zhì),可知如圖中________(填“a”或“b”)位置的安裝是正確的。

(3)農(nóng)村利用植物秸稈、牲畜糞便等可制得沼氣,其主要成分也是甲烷。請說明使用沼氣作燃料的優(yōu)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項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儀器裝了液體藥品后,能直接加熱(不需墊石棉網(wǎng))的是

①試管  �、跓俊  、蹮  、苷舭l(fā)皿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