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6.下列化學用語與含義相符的是(  )
A.2H表示2個氫元素B.2N表示2個氮原子
C.O3表示3個氧原子D.2Mg+2表示2個鎂離子

分析 多個分子或者原子或者離子是在分子或者原子或者離子前面加上數(shù)字.離子書寫中一定要結合化合價判斷帶電量. 元素的化合價的標注應該在元素的正上方,正負號在前,數(shù)字在后,1不可以省略.

解答 解:A、2H表示2個氫原子,而不是2個氫元素,元素只有種類,沒有個數(shù).錯誤;
B、2N表示2個氮原子.正確;
C、O3表示的是臭氧或者臭氧分子,3個氧原子應該是3O.錯誤;
D、兩個鎂離子應該是2Mg 2+,離子的帶電量應該是數(shù)字在前,符號在后.錯誤.
故選:B.

點評 離子的書寫首先要確定對應的化合價,進而確定其離子的帶電量,所以要熟記常見元素和微粒的化合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如圖為水通電分解的實驗裝置圖,據(jù)圖分析:
(1)右邊試管B中產生的氣體是氧氣,電池的負極(填“正極”或“負極”)與試管A中的電極相連.此實驗證明水由氫、氧元素組成.
(2)寫出該實驗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化學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點燃\;}}{\;}$CO2的讀法正確的是( 。
A.碳原子加氧分子點燃等于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氣點燃等于二氧化碳
C.碳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D.一個碳和一個氧氣點燃生成一個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某同學的實驗報告中,有以下實驗數(shù)據(jù),其中合理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得11.9g面粉B.用100mL量筒量取2mL硫酸
C.用量筒量取到4.16mL鹽酸D.用托盤天平稱得8.36g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根據(jù)如圖的實驗常用儀器回答有關問題.
(1)儀器F的名稱是量筒;儀器G的名稱是水槽.
(2)若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應選用上述儀器中的A B E I(填序號);其化學反應符號表達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當用鐵夾固定好試管后,要使試管口略低于試管底部,應調節(jié)螺旋K2(填“K1”、“K2”或“K3“)
(3)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時用排水法(填寫收集方法),收集好氧氣的集氣瓶正(填“正”或“倒”)放在桌上.如果在收集過程中觀察到水槽中的水呈紫紅色,原因可能是試管口沒有塞一團棉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物質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實驗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集氣瓶底部預先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防止燃燒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
(2)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集氣瓶底部也放入少量的水的原因是吸收二氧化硫氣體,防止污染空氣
(3)木炭和硫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不一樣的原因是可燃物燃燒時與氧氣的濃度有關,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如圖是教材中的幾個實驗,看圖回答問題(具體操作省略)

(1)圖1實驗的目的是證水的組成;
(2)圖2實驗得到的結論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3)用3實驗中裝置B中的現(xiàn)象是滴有酚酞的蒸餾水變紅;
(4)圖4實驗能驗證的燃燒條件是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或燃物與氧氣接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求下列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總和
①H2SO4         ②CO(NH22       ③2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CO和CO2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
B.O和Mg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C.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碳原子結構不同
D.Na和K的元素種類不同,是因為它們的質子數(shù)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