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5日,我國用“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將“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送上太空.火箭用聯(lián)氫(N2H4)作燃料,一氧化氮作氧化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2H4+2NO
 點燃 
.
 
2X+2H2O.則X的化學式是(  )
A、N2
B、NO2
C、NH3
D、N2O
考點:質(zhì)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zhì)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
解答:解:由N2H4+2NO
 點燃 
.
 
2X+2H2O可知,反應前氮原子是4個,反應后應該是4個,包含在2X中;
反應前氫原子是4個,反應后是4個;
反應前氧原子是2個,反應后是2個;
由分析可知,每個X中含有2個氮原子,是氮氣,氮氣的化學式是N2
故選:A.
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zhì)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zhì)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具有發(fā)光,發(fā)熱現(xiàn)象的變化就是化學變化
B、化學變化中同時發(fā)生物理變化
C、爐爆炸和煤氣罐爆炸都是化學變化
D、沒有明顯現(xiàn)象的變化就不是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催化劑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催化劑能增大其他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的反應速率
B、催化劑在反應前后性質(zhì)和質(zhì)量均發(fā)生改變
C、二氧化錳在任何反應中都能做催化劑
D、制氧氣時,如果不加催化劑,得到的氧氣會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面是小雯同學用連線方法對所學化學知識進行歸納的情況,其中完全確的一組是:( 。
A 一些微量元素對人體的作用連線如下:
①鐵--是血紅蛋白的成分,能幫助氧氣的運輸
②鋅--影響人體發(fā)育
③碘--是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
B.對物質(zhì)的組成或結構關系連線如下:
①金剛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
②硫原子和硫離子--質(zhì)子數(shù)相同
③KCIO3、MnO2--是氧化物
C記錄生活中的實例,證明空氣中所含物質(zhì)如下:
①清晨小草上有露珠--含水蒸氣
②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上有一層白膜--含氧氣
③煤爐通風口蓋住后燃燒不旺--含二氧化碳
D對實驗基本要求連線如下:
①制取O2時--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收集O2、H2、CO2-均可用向上排空氣法
③給物質(zhì)加熱--先要預熱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物質(zhì)在發(fā)生變化的過程中,一定同時發(fā)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B、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zhì)的反應叫分解反應
C、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的反應叫化合反應
D、含F(xiàn)e70%的氧化鐵是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維生素C(化學式是: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C還有防癌作用,下列關于維生素C說法正確的是( 。
A、維生素C是氧化物
B、維生素C的分子中C、H、O的原子個數(shù)比是3:4:3
C、維生素C由6個碳元素,8個氫元素,6個氧元素
D、維生素C中C、H、O三種元素的質(zhì)量比是12: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化學與生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合成纖維、塑料、橡膠都是重要的有機合成材料
B、絲綢和羊毛都屬于天然纖維
C、被蚊蟲叮咬后,在叮咬處涂上一些醬油可以減輕痛癢
D、冬季用煤爐取暖,可在煤爐上放一盆水防止煤氣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下列各組物質(zhì)分別放入水中,可能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的一組是( 。
A、K2SO4、HNO3、BaCl2
B、BaCl2、Na2CO3、HCl(過量)
C、CaCl2、KOH、Na2CO3
D、CuSO4、FeCl3、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事科學實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進行科學實驗的設計.科學實驗的正確步驟應為:①明確實驗目的②收集有關資料③設計合理方案④進行科學實驗.
請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實驗設計,根據(jù)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所用裝置圖用序號表示);

(1)雙氧水(H2O2)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出氧氣,實驗室常用這種方法制取氧氣.
①明確實驗目的:在實驗室里制取氧氣
②收集有關資料:雙氧水是一種無色
 
體液體,二氧化錳是一種
 
色固體,黑色固體
氧氣的密度
 
空氣的密度,且
 
溶于不易溶于水.雙氧水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為
 

③設計合理方案:發(fā)生裝置選用
 
,收集裝置選用
 

④進行科學實驗.
(2)在實驗室,也可以用加熱氯酸鉀(KClO3)和二氧化錳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
①明確實驗目的:
 

②收集有關資料:氯酸鉀是
 
色的固體,二氧化錳在反應中起
 
作用.
③設計合理方案:發(fā)生裝置選用
 
,收集裝置選用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你驗證集氣瓶中是否已收集滿的方法是
 

④進行科學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