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甲 | 可能有Ca(OH)2、NaOH | 學生丙 | 可能有Ca(OH)2、CaCl2 |
學生乙 | 可能有NaOH、Na2CO3 | 學生丁 | 可能有Na2CO3 |
學生戊 | 可能有NaOH | … | …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主要活性成分】單氟磷酸鈉(Na2PO3F) 【摩擦劑】碳酸鈣 【香型】清爽薄荷 【氟含量】0.14% 【凈含量】2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玄武區(qū)一模)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濃硫酸與木炭反應后產(chǎn)生氣體的成分. 【查閱資料】經(jīng)查閱資料得知: ①C與濃H2SO4在加熱時反應,有CO2、SO2、H2O生成. ②CO2、S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③SO2可使品紅溶液的紅色褪去,而CO2不能. ④SO2可與酸性的KMnO4溶液反應使其褪色,而CO2不能. ⑤無水CuSO4為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藍色的膽礬. 【實驗探究】組裝成一套完整的實驗裝置,然后進行實驗探究.裝置如圖: (1)上述裝置中,在反應前用手掌緊貼燒瓶外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如觀察不到明顯的現(xiàn)象,還可以用什么簡單的方法證明該裝置不漏氣 用酒精燈給燒瓶微微加熱,四個洗瓶中長導氣管末端均有氣泡冒出,移開酒精燈,導氣管末端形成水柱.(其它合理的答案也可) 用酒精燈給燒瓶微微加熱,四個洗瓶中長導氣管末端均有氣泡冒出,移開酒精燈,導氣管末端形成水柱.(其它合理的答案也可) .(2)根據(jù)實驗所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記錄如下:
②中品紅溶液(Ⅱ)不褪色,③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中品紅溶液(Ⅱ)不褪色,③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結(jié)論】濃硫酸與木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2H2SO4(濃)
C+2H2SO4(濃) .
【交流討論】實驗結(jié)束后,同學們針對本實驗進行討論,其中小芳同學提出了“反應產(chǎn)物中可能還有一氧化碳”這樣的一個觀點.你是否支持小芳同學的觀點? 支持 支持 (填“支持”或“不支持”),請你說出理由:①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②碳的氧化物有CO和C02(合理答案均可) ①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②碳的氧化物有CO和C02(合理答案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玄武區(qū)一模)以電解食鹽水為基礎制取氯氣、氫氧化鈉等產(chǎn)品的工業(yè)稱為“氯堿工業(yè)”,它是目前化學工業(yè)的重要支柱之一. Ⅰ.由于粗鹽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雜質(zhì),不符合電解要求,因此必須經(jīng)過精制.如圖是粗鹽精制的流程: 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②的名稱是 過濾 過濾 .(2)在懸濁液中加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三種試劑的順序合理的為 BCD BCD .A.先加入NaOH,后加入Na2CO3,再加入BaCl2溶液 B.先加入NaOH,后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Na2CO3 C.先加入BaCl2溶液,后加入NaOH,再加入Na2CO3 D.先加入BaCl2溶液,后加入Na2CO3,再加入NaOH 有同學提出用 氫氧化鋇 氫氧化鋇 溶液代替BaCl2溶液可達到同樣的目的.Ⅱ.如圖是電解食鹽水制取氯氣、氫氧化鈉等產(chǎn)品的流程: (3)在電解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為2NaCl+2H2O
升高 升高 .(填“升高”、“不變”、“降低”)(4)電解食鹽水時,需防止Cl2和NaOH反應,因Cl2和NaOH溶液充分接觸會生成NaClO、氯化鈉、水,請寫出Cl2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NaOH+Cl2═NaClO+NaCl+H2O 2NaOH+Cl2═NaClO+NaCl+H2O .(5)該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 NaCl NaCl .(6)若取100g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的氯化鈉溶液進行電解,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生成氯氣的質(zhì)量7.1g.請計算: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為多少克?反應后溶液中NaOH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jié)果精確到0.1%) 8.7% 8.7% (7)若使(6)中電解后的溶液恢復到原來狀態(tài),則需向溶液中加入適量的 HCl或氯化氫 HCl或氯化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lián)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wǎng)安備42018502000812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