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濃氨水揮發(fā)B.蠟燭燃燒C.石蠟融化D.電水壺通電放熱
【答案】B
【解析】
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瘜W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zhì)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jù)是:是否有新物質(zhì)生成。
A、濃氨水揮發(fā)過程中只是物質(zhì)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B、蠟燭燃燒發(fā)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C、石蠟融化過程中只是物質(zhì)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D、電水壺通電放熱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探究:小剛和小強用圖甲和圖乙所示實驗來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經(jīng)查閱資料知:白磷著火點為40℃,紅磷著火點為240℃,它們在空氣中燃燒都生成有毒的白煙——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剛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強用圖乙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得到以下實驗事實:
①不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②通空氣時,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③不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④通空氣時,熱水中的白磷燃燒。
該實驗中,能證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觸空氣才能燃燒的實驗事實是(填序號,下同) ________ ;能證明可燃物必須達到一定溫度(著火點)才能燃燒的實驗事實是________。
(3)“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要求實驗室的“三廢”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處理。圖甲與圖乙所示實驗相比,________ (填甲或乙)更體現(xiàn)了化學實驗的綠色化追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乙中盛放約3/4容積的水(加2滴紅墨水),然后在甲中放入十幾粒鋅粒,再注入足量稀硫酸,塞緊橡皮塞。不久,紅色的水從尖嘴玻璃管噴出,形成美麗的噴泉。下列說法中,不能用于解釋形成噴泉原因的是( )
A.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
B.氫氣密度小于空氣
C.裝置內(nèi)氣壓大于外界大氣壓
D.氫氣難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X和Y在高溫、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Z和Q,各物質(zhì)微觀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B.化學變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C.反應前后,各元素化合價都不變
D.若反應后生成1.8gQ,則生成Z的質(zhì)量為8.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離子在堿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Na+、Cl-、NO3—B.NH4 + 、K+、NO3— 、CO32—
C.Na+、NH4+、NO3 -、OH—D.K+ 、Ba2+、NO3—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圖表示初中化學常見的四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A實驗中集氣瓶內(nèi)預先裝少量水的目的是。
(2)B實驗中導致實驗結(jié)果偏大的原因是(只寫一個)。
(3)C實驗中該操作將導致所配溶液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4)D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化學科學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窗戶上的玻璃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B.自行車車架噴漆并保持干燥,目的是防止生銹
C.利用乳化作用,用洗滌劑清洗衣服上油污
D.食鹽中加適量碘可預防甲狀腺腫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