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右圖是A、B、C三種固態(tài)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jù)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將溫度降低后,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的物質是
C
;
(2)t
2℃時A和B的飽和溶液的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相等;
(3)當溫度大于t
1℃小于t
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C<A<B
;
(4)t
3℃時,向125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A溶液中加
55
g A物質,溶液就會變?yōu)轱柡腿芤海?/div>
分析: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知:①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②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確定通過降溫還是升溫的方法使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間相互轉化,③查出某物質在某溫度下的溶解度,根據(jù)溶解度進行有關的簡單計算.
解答:解:(1)溫度降低,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說明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故答案為:C
(2)由于在t2℃時,A和B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交于一點,說明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即兩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故答案為: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3)由三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知,當溫度大于t1℃小于t2℃時,三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是C<A<B,故答案為:C<A<B
(4)由于在t3℃時,A的溶解度是80g,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80gA,而125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20%的A溶液中有25g溶質、100g容劑,因此為使該溶液達到飽和,因再加55g溶質,故答案為:55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線的意義和固體溶解度概念的應用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