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物質(zhì)X可發(fā)生“X+酸→鹽+H2O”的反應,則X不可能是( 。
A.Fe2O3B.CO2C.CuOD.NaOH

分析 根據(jù)酸的化學性質(zhì)分析: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物質(zhì)可能是金屬氧化物、堿.

解答 解: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物質(zhì)可能是金屬氧化物、堿.Fe2O3、CuO屬于金屬氧化物;NaOH屬于堿;
故選B.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酸的化學性質(zhì)的應用,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據(jù)一些反應事實推導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  )
化學反應事實影響反應的因素
A鐵絲在空氣中很難燃燒,在氧氣中能劇烈燃燒反應物的濃度
B碳在常溫下不與氧氣反應,在點燃時能與氧氣反應反應的溫度
C過氧化氫在常溫下較難分解,在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催化劑
D銅片在空氣中很難燃燒,銅粉在空氣中較易燃燒反應物的種類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根據(jù)化學方程式Na2CO3+2A═H2O+2B+CO2↑,推斷B、A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差為( 。
A.44B.33C.22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用數(shù)字和化學符號表示.
(1)2個鈉原子2Na;
(2)3個氫氧根離子3OH-;
(3)保持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的微粒N2;
(4)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stackrel{+4}{Si}$O2;
(5)表示的微粒是Cl.
(6)地殼中含量第一的非金屬元素是O,含量第一的金屬元素是Al,二者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金屬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1)下列金屬制品中,利用金屬導電性的是B(填字母序號)
A.黃金飾品B.銅導線C.鋁水壺
(2)收藏家收藏清朝末年的鋁制品至今仍保存完好,原因是在常溫下,其表面形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示)4Al+3O2═2Al2O3
(3)鐵制品在沙漠地區(qū)不易銹蝕的原因是沙漠地區(qū)缺少水分.
(4)工業(yè)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鐵礦煉鐵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該興趣小組同學將制得的CO2分別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中,他們觀察到前者變渾濁,后者無明顯現(xiàn)象.CO2和NaOH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①小明設(shè)計了甲、乙兩個實驗來驗證CO2與NaOH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如圖所示.實驗現(xiàn)象為:甲-軟塑料瓶變癟,乙-“瓶吞雞蛋”.小虎同學認為上述實驗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反應導致瓶內(nèi)壓強減。
小雯同學提出質(zhì)疑,她認為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說明CO2和NaOH發(fā)生了反應.
小明同學針對小雯的質(zhì)疑又補充了一個對照實驗,這個實驗是把瓶內(nèi)的氫氧化鈉溶液換成等體積的水,做對比實驗.
②小虎向甲實驗后變癟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現(xiàn)象,從而證明CO2與NaOH已經(jīng)發(fā)生了反應.寫出CO2與NaOH反應的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酒精燈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加熱儀器.為了探究酒精燈各層火焰溫度的高低,某同學點燃酒精燈,仔細觀察酒精燈火焰的分層情況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燈火焰中,1~2s后取出,觀察火柴梗位于火焰某一層的部分明顯碳化.
(1)酒精燈火焰分為外焰、內(nèi)焰、焰心.
(2)實驗結(jié)論:外焰的溫度最高.給物質(zhì)加熱用外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用化學用語表示.
(1)鈣元素Ca;     
(2)2個氯離子2Cl-;
(3)2個過氧化氫分子2H2O2
(4)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stackrel{+3}{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把等質(zhì)量A、B兩種金屬放入足量的同種稀硫酸中,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與反應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結(jié)論合理的是( 。
A.金屬活動性為A>B
B.金屬活動性為A<B
C.與A、B反應的硫酸質(zhì)量相同
D.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關(guān)系為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