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的用途極廣,常用于生產化肥、冶煉金屬等。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脫水性和強腐蝕性等。工業(yè)制硫酸的流程:

(1)①上述流程中一共出現(xiàn)了__________種氧化物,工業(yè)制H2SO4可能會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是___________。

②用小木棍蘸少量濃硫酸,放置一會兒后,可觀察到蘸有濃硫酸的部位變__________色。

(2)某工廠用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稀硫酸處理含有Ba(OH)2的殘液,變化關系如圖。

①A點液體的pH=__________(不考慮其它影響);

②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3 酸雨 黑 7 9.8%。 【解析】(1)氧化物是含有兩種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由流程圖可知,出現(xiàn)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三種;硫酸會引起酸雨;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將木條中的水脫去,生成黑色的碳;(2)氫氧化鋇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A點表示氫氧化鋇與硫酸恰好完全反應,這時液體只有水,pH=7;利用化學方程式,根據(jù)硫酸鋇與硫酸反應的質量比即可計算出稀硫酸中溶質的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圖是在加熱條件下氧化汞發(fā)生分解的微觀模擬圖,其中○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汞原子,請依據(jù)圖示回答問題:

(1)在B中補充畫出相關粒子圖形,使其表示正確_________;

(2)此變化前后沒有發(fā)生改變的微觀粒子有______;

(3)結合該圖示從微觀角度解釋由B到C變化的實質是______。

補充一個氧分子、一個氧原子 汞原子、氧原子和未參加反應的氧分子 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許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屬汞 【解析】(1)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數(shù)目不變可知,在B圖中應在添加一個?和; (2)補充的依據(jù)是質量守恒定律,此變化前后沒有發(fā)生改變的微觀粒子有汞原子、氧原子和未參加反應的氧分子;(3)由微粒的變化可知,由B到C變化的實質是: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許多汞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7屆九年級三;瘜W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 向一定量純堿和燒堿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鹽酸

C. 一定溫度時向一定量飽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鈉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B 【解析】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變小,即溶液變稀了,但是溶液仍然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仍然小于7,錯誤;B、向一定量純堿和燒堿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鹽酸,先發(fā)生鹽酸與燒堿的中和反應,所以開始時沒有氣體生成,燒堿反應完后,滴入的鹽酸與純堿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由于純堿的量是一定的,所以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量也是一定的,正確;C、由于氧化鈣能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氧化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科目分科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溶液顏色變化的是

A. 食醋滴入石蕊溶液

B. 活性炭加入到滴有紅墨水的水中,振蕩

C. 二氧化碳通入燒堿溶液

D. 氧化銅加入到稀硫酸,微熱

C 【解析】A、石蕊遇酸會變紅,錯誤; 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以使滴有紅墨水的水變?yōu)闊o色,錯誤; C、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物明顯現(xiàn)象,正確; D、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溶液變?yōu)樗{色的,錯誤。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科目分科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為食物長時間煎炸后產生微量的丙烯醛(化學式為O)等有毒物質.會損害人體健康,下列有關丙烯醛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物質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 該物質中碳、氫、氧元素間的質量比是9:1:2

C. 該物質的分子中原子個數(shù)比為3:4:1

D. 該物質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B 【解析】A. 丙烯醛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正確; B. 該物質中碳、氫、氧元素間的質量比是(12):4:16=9:1:4,錯誤; C、該物質的分子中原子個數(shù)比為3:4:1,正確; D. 該物質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正確。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靖江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獨立作業(yè)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AgNO3、Zn(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 濾液中可能有AgNO3、Cu(NO3)2

B. 濾渣中一定有Zn

C. 濾液中一定有Fe(NO3)2、Cu (NO3)2

D. 濾渣中一定有Ag、Cu、Fe

D 【解析】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此現(xiàn)象說明Fe過量沒有反應完,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全部被置換生成Cu、Ag和Fe(NO3)2溶液。則:A、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鐵過量,濾液中一定沒有AgNO3、Cu(NO3)2,錯誤;B、鐵的活動性比鋅弱,不會置換出硝酸鋅中的鋅,錯誤;C、鐵會與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靖江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獨立作業(yè)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冰毒”是毒性極強的毒品之一,其化學式為C10H15N,下列有關冰毒解釋錯誤的是( )

A.冰毒是由碳、氫、氮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B.冰毒是一種有機物,完全燃燒只生成CO2和H2O

C.冰毒中氮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D.冰毒中碳、氫兩種元素質量比為24:3

BD 【解析】 試題分析:A.由冰毒的化學式可知,它是由碳、氫、氮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故正確; B.根據(jù)燃燒的規(guī)律及冰毒的化學式為C10H15N,可推斷其完全燃燒時的生成物為二氧化碳、水及氮的化合物三種物質,故錯誤;C.氮元素是7號元素,核內有7個質子,原子核外有7個電子,電子排布情況為2、5結構,故正確;D.冰毒中的C、H、N元素的質量比=(12×10):(1×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安師大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五校3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現(xiàn)有甲、乙、丙三種金屬,采用將其中的一種金屬分別放入另外兩種金屬的硫酸鹽溶液中的方法進行實驗,得到三種金屬間的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則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 乙、甲、丙

B. 丙、甲、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B 【解析】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丙→甲,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是丙>甲,甲→乙,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是甲>乙,所以甲、乙、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丙>甲>乙,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廣東東莞樂而思中心中考化學第一次模擬練習卷 題型:填空題

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能發(fā)生如下圖所示的轉化關系。

(1)若A是CH4,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

(2)若B是一種堿,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則A物質可能是 ;

(3)若C、D是鹽和水,該反應 (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1)CH4+2O2CO2+2H2O;(2)碳酸鈉;(3)不一定 【解析】 試題分析:(1)甲烷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 (2)若B是一種堿,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則B是氫氧化鈣,依據(jù)復分解反應的發(fā)生條件可以選擇碳酸鈉等物質,因為碳酸鈉能與氫氧化鈣生成碳酸鈣的沉淀; (3)中和反應要求反應物是酸與堿,生成物是鹽和水,所以C、D是鹽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