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和O2混合氣體12g,點燃,充分反應(yīng)后將得到的混合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25g,則原混合氣體中CO的質(zhì)量可能是( 。
分析:本題中生成了25g白色沉淀,所以可以根據(jù)白色沉淀的質(zhì)量利用化學方程式求出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是確定,所以只要根據(jù)一氧化碳和氧氣反應(yīng)的方程式解出一氧化碳或氧氣的質(zhì)量,然后確定是否剩余,如果有剩余,則剩余的氣體可以是一氧化碳也可以是氧氣,可以據(jù)此解答.
解答:解:設(shè)生成25g的碳酸鈣沉淀需要二氧化碳x,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x              25g
44
x
=
100
25g

解得:x=11g
生成11g的二氧化碳需要一氧化碳為y,氧氣為z
2CO+O2
 點燃 
.
 
2CO2
56 32       88
y  z        11g
56
y
=
32
z
=
88
11g

解得:y=7g z=4g
故混合氣體完全反應(yīng)后會有1g氣體有剩余;
經(jīng)過計算可以知道7g一氧化碳和4g氧氣恰好完全反應(yīng)生成11g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判斷:當一氧化碳為7g時,氧氣就是5g;
當氧氣是4g克時,一氧化碳就是8g.
故選CD.
點評:通過該題,主要掌握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的方法,同時要學會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的過量和不足問題的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取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yīng),恢復(fù)到初始溫度和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0無錫36)某化學興趣小組在甲、乙兩個充滿()2的密閉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溫條件下使其充分反應(yīng),待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兩個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該小組成員對兩容器中反應(yīng)后的氣體進行如下探究:

(1)小紅同學對甲容器中氣體的組成提出如下四種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混合氣體

你認為上述猜想中明顯不合理的有         (填序號)。

(2)小明同學認為甲容器中的氣體還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氣體,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他準備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則裝置A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裝置C玻璃管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小芳同學對乙容器中氣體的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種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設(shè)計了下列實驗方案驗證其猜想

【步驟l】先加熱裝有銅絲網(wǎng)的玻璃管一段時間后,再通入乙中的氣體,觀察現(xiàn)象;

【步驟2】將乙中的氣體通人澄清石灰承中,觀察現(xiàn)象。

指導(dǎo)老師在分析其實驗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錯誤或不足。

①步驟I應(yīng)先通入乙中氣體一段時問后方可加熱。你認為這樣修改的原因是            

②沒有必要進行步驟2的實驗,其理由是                。

 “’若反應(yīng)前甲、乙兩容器中碳粉與氧氣的質(zhì)量比分別表示為 。 當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時,則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0無錫36)某化學興趣小組在甲、乙兩個充滿()2的密閉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溫條件下使其充分反應(yīng),待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兩個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該小組成員對兩容器中反應(yīng)后的氣體進行如下探究:
(1)小紅同學對甲容器中氣體的組成提出如下四種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混合氣體
你認為上述猜想中明顯不合理的有         (填序號)。
(2)小明同學認為甲容器中的氣體還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氣體,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他準備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則裝置A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裝置C玻璃管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小芳同學對乙容器中氣體的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種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設(shè)計了下列實驗方案驗證其猜想
【步驟l】先加熱裝有銅絲網(wǎng)的玻璃管一段時間后,再通入乙中的氣體,觀察現(xiàn)象;
【步驟2】將乙中的氣體通人澄清石灰承中,觀察現(xiàn)象。
指導(dǎo)老師在分析其實驗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錯誤或不足。
①步驟I應(yīng)先通入乙中氣體一段時問后方可加熱。你認為這樣修改的原因是            
②沒有必要進行步驟2的實驗,其理由是                。
“’若反應(yīng)前甲、乙兩容器中碳粉與氧氣的質(zhì)量比分別表示為。 當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時,則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真題專題匯編專題五 探究題(四) 題型:探究題

(10無錫36)某化學興趣小組在甲、乙兩個充滿()2的密閉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溫條件下使其充分反應(yīng),待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兩個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該小組成員對兩容器中反應(yīng)后的氣體進行如下探究:
(1)小紅同學對甲容器中氣體的組成提出如下四種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混合氣體
你認為上述猜想中明顯不合理的有         (填序號)。
(2)小明同學認為甲容器中的氣體還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氣體,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他準備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則裝置A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裝置C玻璃管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小芳同學對乙容器中氣體的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種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設(shè)計了下列實驗方案驗證其猜想
【步驟l】先加熱裝有銅絲網(wǎng)的玻璃管一段時間后,再通入乙中的氣體,觀察現(xiàn)象;
【步驟2】將乙中的氣體通人澄清石灰承中,觀察現(xiàn)象。
指導(dǎo)老師在分析其實驗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錯誤或不足。
①步驟I應(yīng)先通入乙中氣體一段時問后方可加熱。你認為這樣修改的原因是            
②沒有必要進行步驟2的實驗,其理由是                。
“’若反應(yīng)前甲、乙兩容器中碳粉與氧氣的質(zhì)量比分別表示為。 當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時,則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真題專題匯編專題五探究題(四) 題型:探究題

(10無錫36)某化學興趣小組在甲、乙兩個充滿()2的密閉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溫條件下使其充分反應(yīng),待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兩個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該小組成員對兩容器中反應(yīng)后的氣體進行如下探究:

(1)小紅同學對甲容器中氣體的組成提出如下四種猜想:

①只有CO     ②只有CO2   ③只有O2     ④CO和O2混合氣體

你認為上述猜想中明顯不合理的有          (填序號)。

(2)小明同學認為甲容器中的氣體還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氣體,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他準備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則裝置A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裝置C玻璃管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            

(3)小芳同學對乙容器中氣體的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種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設(shè)計了下列實驗方案驗證其猜想

【步驟l】先加熱裝有銅絲網(wǎng)的玻璃管一段時間后,再通入乙中的氣體,觀察現(xiàn)象;

【步驟2】將乙中的氣體通人澄清石灰承中,觀察現(xiàn)象。

指導(dǎo)老師在分析其實驗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錯誤或不足。

①步驟I應(yīng)先通入乙中氣體一段時問后方可加熱。你認為這樣修改的原因是            

②沒有必要進行步驟2的實驗,其理由是                。

 “’若反應(yīng)前甲、乙兩容器中碳粉與氧氣的質(zhì)量比分別表示為 。 當小明和小芳的猜想均成立時,則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