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咸寧)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至過量,下列有關量的變化與所加入的稀鹽酸質量關系,不正確的是( 。
分析:A、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隨著反應的發(fā)生氫氧化鈉的質量逐漸減少,直至為零;
B、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氫氧化鈉的pH大于7,鹽酸pH小于7;
C、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隨著反應的發(fā)生氯化鈉的質量從零開始不斷增加,直至反應結束;
D、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稀鹽酸中也含有水.
解答:解:A、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隨著反應的發(fā)生氫氧化鈉的質量逐漸減少,直至為零,故圖象正確;
B、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pH大于7,鹽酸顯酸性,pH小于7,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時,溶液的pH逐漸減小,當鹽酸過量時,溶液的pH小于7,故圖象正確;
C、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隨著反應的發(fā)生氯化鈉的質量從零開始不斷增加,直至反應結束,故圖象正確;
D、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中有水,因此圖象的起點不是零;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稀鹽酸中也含有水,因此隨著反應的發(fā)生,水的質量不斷增加,反應完后由于稀鹽酸中也含有水,水的質量應還是增加,故圖象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是化學反應中定量關系和圖象相結合的題型,題目難度較大.要準確解答此類題,關鍵要對化學反應知識熟練,并能結合圖象的數(shù)學意義,綜合考慮,可快速解答.圖象的意義要抓住三點:①抓圖象的起點,②抓圖象的終點,③抓圖象的變化過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咸寧)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加入稀鹽酸一會后,發(fā)現(xiàn)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Ⅰ、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2HCl=CaCl2+2H2O

Ⅱ、探究燒杯內(nèi)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提出問題】該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可能是CaCl2和HCl
可能是CaCl2和HCl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取少量燒杯內(nèi)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
實驗現(xiàn)象:
溶液無明顯變化(或溶液不變紅色)
溶液無明顯變化(或溶液不變紅色)
結論:猜想一不正確
實驗步驟:實驗步驟取少量燒杯內(nèi)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實驗現(xiàn)象:
先有氣體產(chǎn)生,后產(chǎn)生沉淀
先有氣體產(chǎn)生,后產(chǎn)生沉淀
 結論:猜想二不正確,猜想三正確
【反思與拓展】
(1)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反應物的用量
反應物的用量

(2)根據(jù)所學化學知識,驗證燒杯內(nèi)溶液中的溶質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質單獨使用也能完成該實驗?
ac
ac
(填序號)
a.pH試紙  b.銅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銀溶液
(3)燒杯中的溶液未經(jīng)處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腐蝕鐵質下水管(或污染水源)
腐蝕鐵質下水管(或污染水源)
(寫一條).要處理燒杯內(nèi)溶液,使其溶質只含
有CaCl2,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
石灰石(或CaCO3
石灰石(或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