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硝酸銀、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濾液仍為藍色.下列 關于濾渣、濾液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A.濾渣中一定有銀和鋅,可能有銅
B.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硝酸銀
C.濾渣中一定有銀,沒有銅和鋅
D.濾液中一定有硝酸鋅、硝酸銅,可能有硝酸銀

分析 根據(jù)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鋅>銅>銀,當把鋅粉加入到硝酸銅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時,銀首先被置換出來,在銀完全置換后,銅才能被置換出來;一定量的鋅粉,可能完全轉(zhuǎn)換出銀,也可能只置換出部分的銀,濾液呈藍色,說明濾液中含有硝酸銅,鋅可能沒有置換出銅,有可能置換出部分銅等知識進行分析.

解答 解:由于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鋅>銅>銀,當把鋅粉加入到硝酸銅和硝酸銀的混合溶液中時,銀首先被置換出來,在銀完全置換后,銅才能被置換出來;一定量的鋅粉,可能完全轉(zhuǎn)換出銀,也可能只置換出部分的銀,濾液呈藍色,說明濾液中含有硝酸銅,鋅可能沒有置換出銅,有可能置換出部分銅等,由此可知:
A、鋅會首先與硝酸銀發(fā)生置換反應,所以濾渣中一定有銀,鋅可能與硝酸銅反應,有可能沒有反應,所以濾渣中可能含有銅,由于有硝酸銅的剩余,則一定沒有鋅,故選項錯誤;
B、鋅和硝酸銀發(fā)生了置換反應,溶液顯藍色,所以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銅和硝酸鋅;鋅也可能反應了少量的硝酸銀,也可能將硝酸銀全部反應完,所以濾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銀,故選項錯誤;
C、由上述分析可知,濾渣中一定有銀,沒有鋅,可能有銅,故選項錯誤;
D、鋅和硝酸銀發(fā)生了置換反應,溶液顯藍色,所以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銅和硝酸鋅;鋅也可能反應了少量的硝酸銀,也可能將硝酸銀全部反應完,所以濾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銀,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金屬放入鹽的混合溶液中,總是把活動性最弱的金屬最先置換完,再按由弱到強的順序一一進行置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曾為少年兒童做過一個有趣的“母子火焰”實驗,如圖所示,據(jù)此實驗,下列有關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子火焰中被燃燒的物質(zhì)是液態(tài)石蠟
B.要使該實驗成功,導管不宜過長
C.這一現(xiàn)象說明蠟燭中主要物質(zhì)的熔點較低
D.導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為該處氧氣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物質(zhì)前者屬于混合物,后者屬于單質(zhì)的是( 。
A.大理石  液氧B.石油  水C.二氧化碳  鐵絲D.氯化鈉  紅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和安全的保障.下列圖示實驗基本操作中,錯.誤.的是( 。
A.
傾倒液體
B.
讀取液體體積
C.
檢查氣密性
D.
稀釋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是某個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該化學反應屬于化合反應B.該反應前后一共涉及 3 種分子
C.該反應的反應物都屬于化合物D.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凈化、收集和性質(zhì)實驗的部分儀器(組裝實驗裝置時,可重復選擇儀器).試根據(jù)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室中,欲用金屬鋅和稀鹽酸制備并收集一瓶純凈、干燥的氫氣.
①所選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BFE(填寫裝置序號字母).
②裝置 A 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HCl═ZnCl2+H2↑.
③制取氣體之前,需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實驗時,錐形瓶內(nèi)長頸漏斗下 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
④使用裝置 A 還可用于制備氧氣氣體(一種即可).
(2)在實驗室中,若以 H2O2 溶液為原料(以 MnO2 為催化劑)制備干燥的氧氣,并用來測定 10g 由銅粉和炭粉組成的混合物樣品中Cu 的含量,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F→D→B(假 設有關反應均反應完全).
①裝置 F 的作用是除去氧氣中的水蒸氣.
②裝置 A 中生成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③D 裝置通入足量氧氣,充分反應后,玻璃管內(nèi)剩余固體物質(zhì)總質(zhì)量變?yōu)?g,則原混合 物樣品中單質(zhì)Cu 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64%.
④實驗結束后,若要分離出裝置 A 中錐形瓶內(nèi)的固體物質(zhì),應采用的分離方法是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8.A~E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有如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zhì)間能相互發(fā)生反應,“→”表示物質(zhì)間有相應的轉(zhuǎn)化關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體,通常情況下,C是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D是無色無味的液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zhì)C的化學式是CO2;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C+2CuO$\frac{\underline{\;高溫\;}}{\;}$2Cu+CO2↑;②CuO+H2$\frac{\underline{\;\;△\;\;}}{\;}$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從家里找來礦泉水瓶進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CO2能與水反應嗎?
【實驗】甲同學按如圖所示的實驗,打開瓶塞,迅速將燒杯中的水倒入瓶中并擰緊瓶塞,振蕩,一會后發(fā)現(xiàn)塑料瓶變癟.得出結論:CO2能與水反應.
【反思】乙認為甲的實驗不足以證明CO2能與水反應.乙的理由是: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也會使塑料中的壓強減。
【補充實驗】取少量甲實驗軟塑料瓶中的液體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乙同學認為這可以說明CO2能與水反應(提示:石蕊是一種遇酸變紅的紫色液體).
你認為乙同學驗證CO2能與水反應的方法,是通過證明B(填序號).
A.反應物被消耗   B.有新物質(zhì)生成
【反思】丙同學認為乙同學的實驗也不足以證明CO2能與水反應.其理由是乙同學沒有排除水和二氧化碳對實驗的干擾.
【再實驗】該興趣小組的同學經(jīng)過思考、討論,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探究CO2能與水反應.請你完成如下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
(1)向干燥的紫色小花上噴水小花仍為紫色
(2)把干燥的紫色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小花仍為紫色
(3)把實驗(1)后的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小花由紫色變紅色
【結論】CO2能與水反應;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針對下表中的滅火實例,相關滅火方法及原理不正確的是( 。
選項滅火實例滅火方法及原理
A酒精著火用濕抹布蓋滅,以隔絕空氣或氧氣
B油鍋著火用水澆滅,以降低可燃物著火點
C住宅失火用水槍澆滅,以降低溫度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D草原火災設置隔離帶,以隔離可燃物與燃燒物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