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jié)果正確的是
A.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zhì)一定是碳酸鹽
D.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所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一定呈堿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物質(zhì)的用途與性質(zhì)密切相關(guā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氮氣可作焊接金屬的保護氣——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B.干冰可用于進行人工降雨——干冰升華時吸熱
C.一氧化碳用于冶煉金屬——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D.用二氧化碳滅火——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不能支持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咸寧市初三上學期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下列變化及性質(zhì)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物理性質(zhì)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zhì)的是 .
①鐵生銹;②水是無色液體;③礦石粉碎;④堿式碳酸銅受熱易分解;⑤酒精揮發(fā);
⑥食物腐爛;⑦汽油易揮發(fā);⑧在常溫常壓下水的沸點是100℃;⑨電燈絲通電發(fā)光、發(fā)熱;⑩紙張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咸寧市初三上學期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攜“玉兔號”月球車成功登月。與本次探月活動相關(guān)的下列研究項目中,不屬于化學學科研究領域的是
A.研制“玉兔號”的材料 B.研制運載火箭的高能燃料
C.研究“嫦娥三號”的運行軌道 D.探測月巖和月壤的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4分)目前市場上有一種新型飯盒“即熱飯盒”,其原理是在飯盒底部有兩層,一層存放水,另一層存放鎂和鐵的混合物。使用時打開隔離層,即發(fā)生以下反應:Mg + 2H2O====X + H2↑。請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該飯盒底部“即熱”的原理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 能。
(2)已知X是一種堿,則X 的化學式是 ,你推斷化學式的依據(j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jù)下列三種微粒結(jié)構(gòu)示意圖,所獲取信息正確的是
A.①、②微粒的化學性質(zhì)相同 B.它們表示三種元素
C.③中元素的常見化合價是+2價 D.①表示的是陽離子,③表示的是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景洪市初三11月月考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8分)如圖,電解水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nèi)得到的氣體能使___________復燃,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nèi)得到的氣體可以被點燃.但是水蒸氣不具備上述兩種氣體的性質(zhì),由此推斷:
(1)電解水生成的兩種氣體是不同于水的新物質(zhì),電解水屬于____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該實驗證明水是由__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__元素組成的。
(2)在電解水過程中,___________可分,___________不可分;
(3)水變成水蒸氣是因為水分子間的空隙變___________(填“大”或“小”),該變化屬于____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景洪市初三11月月考化學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河水因含有雜質(zhì)而需要凈化。下列操作都是凈化水的方法,其中一定需要加熱的是
A.過濾 B.吸附 C.蒸餾 D.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宿遷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具有相同中子數(shù)的原子一定是同種元素的原子
B.同種元素的粒子一定具有相同的電子數(shù)
C.同種元素的原子一定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shù)
D.質(zhì)子數(shù)相同的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