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推斷實驗室里某無色廢液的成分時,四位同學得出的結論可能合理的是(  )
A.NaCl  CuSO4  NaNO3B.NaCl  K2SO4  NaOH
C.HCl  NaOH  CaCl2D.K2CO3  KNO3  BaCl2

分析 根據(jù)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可知,若物質之間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生成水、氣體、沉淀,則能夠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題還要注意是無色溶液,不能含有明顯有顏色的銅離子、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等.

解答 解:A、硫酸銅在溶液中常顯藍色,而溶液要求是無色的,故A錯誤;
B、三種物質中沒有帶顏色的離子,相互也不會反應,可以共存,故B正確;
C、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會生成水,不能共存,故C錯誤;
D、氯化鋇和碳酸鉀會生成碳酸鋇沉淀而不能共存,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檢查各種物質中是否有帶色的離子,然后再檢查是否會生成沉淀或氣體或水,只要生成一種,就不能共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圖象與對應的敘述相符合的是( 。
A.
等質量的鐵片、鋁片分別與足量且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稀硫酸反應
B.
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
向pH=11的NaOH溶液中不斷加稀鹽酸
D.
加熱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請從C、H、O、S、Cl、Na、Fe、N八種元素中選擇恰當?shù)脑,用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化學式或化學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氮量最高的化肥是CO(NH22;氯化鐵中的陽離子Fe3+;碘酒中的溶劑C2H5OH;
(2)寫出一個有沉淀生成的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NaOH+FeCl3═Fe(OH)3↓+3NaCl;寫出一個反應后溶液質量增加的化學方程式:Fe+H2SO4═FeSO4+H2↑(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將60g鎂、鐵、鋁的混合物放入到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收集到氫氣4g,將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可得硫酸鹽的質量是(  )
A.202gB.256gC.252g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2015年3月22日是第23個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以水為原料大量制取氫氣最理想的途徑是( 。
A.利用太陽能分解水B.由焦炭和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氣
C.由熱電站提供電力電解水D.使赤熱的鐵和水反應生成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實驗課上,同學們用Ba(OH)2和稀鹽酸做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小亮取反應后的溶液105.9g,滴入碳酸鈉溶液,先后有氣體和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碳酸溶液與生成沉淀的氣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小亮所取反應后的溶液中的溶質有HCl和BaCl2
(2)滴入碳酸鈉溶液后,生成的氣體是CO2,沉淀是BaCO3(以上填化學式)
(3)當加入150g碳酸鈉溶液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17.55g.
(4)請計算加入的碳酸鈉溶液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市場上的活性炭口罩能讓人們更健康地呼吸,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A.消毒B.吸附C.還原D.導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一些物質之間的轉化.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反應①中CO發(fā)生氧化反應
B.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Fe+Cu(OH)2=Cu+Fe(OH)2
C.X溶液可能是硫酸銅溶液
D.反應③可以檢驗二氧化碳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我國著名的閩籍制堿專家侯德榜,在純堿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用“侯氏制堿法”制得的純堿中常含有氯化鈉等雜質,化學興趣小組欲對某品牌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進行實驗探究,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們設計了下列兩種實驗方案進行試驗.
資料摘要:Ⅰ.碳酸鈉和氯化鈣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
Ⅱ.濃硫酸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堿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樣品與氯化鈣溶液反應,測定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1)樣品與氯化鈣溶液的反應實驗(雜質不與氯化鈣溶液反應):
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取一定量純堿樣品配成溶液后,滴加過量的C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過量的原因:與碳酸鈉充分反應.
(3)將反應后的混合物進行過濾,把獲得的沉淀物進行洗滌、干燥、稱量.利用沉淀物質量計算出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91%.如果不洗滌沉淀物會造成測定結果大于91%,這是因為不洗滌碳酸鈣表面可能會附著一層可溶性物質使沉淀物質量增加,所以使得計算出的碳酸鈉的質量增大.
【方案二】樣品與稀硫酸反應,測定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鐵架臺略去)和試劑,通過測定樣品和稀硫酸反應產生的CO2氣體的質量,計算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裝置氣密性良好且每步反應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4)打開止水夾K,先對裝置A和B(已連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氣一會兒,再接上裝置C和D.其目的是防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
(5)關閉止水夾K,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雜質不與稀硫酸反應),裝置A中樣品產生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H2SO4═Na2SO4+H2O+CO2↑.該方案中不能用稀鹽酸代替稀硫酸的原因是鹽酸具有揮發(fā)性.
(6)待裝置A中的反應結束后,再一次打開止水夾K,繼續(xù)往裝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氣一段時間的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C裝置中的氫氧化鈉吸收.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裝置C(填標號)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差就是產生CO2的質量,由此計算出該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若沒有裝置D,將會使測定結果偏大(選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