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下列變化,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用新鮮的牛奶制酸奶 B.用黃豆釀造醬油
C.濃鹽酸露置在空氣中瓶口有白霧 D.用食醋除去熱水瓶中的水垢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鋅錳電池(俗稱干電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鋅錳電池的構造
如右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鋅錳電池所使用的下列材料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填字
母序號)。
A.銅帽 B.碳棒 C.鋅筒 D.密封塑料
(2)金屬制品在空氣中放置易生銹,鐵生銹的條件是 。廢舊電池
銅帽會生成一些綠色的銅銹,其主要成分為是Cu2(OH)2CO3,則銅生銹還必須有 參與。
(3)普通鋅錳電池放電時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該反應中
錳元素的化合價由+4變?yōu)?u> 。
(4)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Zn)制取海綿銅(Cu),并得到硫酸鋅溶液,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
①過程III中分離操作的名稱是 。
②過程II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市盛產茶葉,雨花茶享譽省內外。茶中的單寧酸具有抑制血壓上升、清熱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學式為C76H52O4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單寧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一個單寧酸分子由76個碳原子、52個氫原子和46個氧原子構成
C.單寧酸分子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28︰13︰184
D.一個單寧酸分子中含26個氫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六種物質,選擇相應物質的字母填空
A.活性炭 B. 高錳酸鉀 C.石油 D.聚乙烯塑料 E.干冰 F.酒精
(1) 可用于人工降雨 (2) 是實驗室最常用的燃料
(3) 被譽為“工業(yè)的血液” (4) 可用于吸附冰箱內的異味
(5) 可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 (6) 可用作食品包裝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事物的某些相似性類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預測類似的可能性,是我們經常使用的一種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果與實際相符的是( )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的化學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③氫氧化鈉溶液中有OH-,能與酸反應,氫氧化鉀溶液中也有OH-,也能與酸反應
④鹽中含有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NH4NO3中沒有金屬離子,不屬于鹽類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青海湖采集的天然堿樣品可表示為aNa2CO3·bNaHCO3·cH2O(a、b、c為最簡整數(shù)比)。小紅同學為測定其組成,稱取該天然堿樣品16.6g進行如下實驗:
已知:1.碳酸鈉比較穩(wěn)定,加熱時不分解 ;2. 2NaHCO3 Na2CO3 +CO2 ↑ +H2O
3.圖中B處為兩個單向閥:推注射器時A1關閉,A2處打開;拉注射器時,A1打開進空氣,A2關閉。
(一)實驗步驟 ①組裝好裝置,檢查氣密性 ②反復推拉注射器 ③稱量E、F的質量 ④關閉彈簧夾,加熱D處試管直到反應不再進行 ⑤打開彈簧夾,再次反復緩緩推拉注射器 ⑥再次稱量E、F的質量。
(二)問題探究:
(1)(5分) E中的藥品為 ,E的作用是 。
C、F、G中裝有堿石灰(生石灰與燒堿的固體混合物),則C的作用是 ,
F的作用是 ,G的作用是 。
(2)(4分)實驗步驟②與③能否顛倒 (填“能”或“不能”)。若不進行步驟⑤的操作,則所測得的碳酸氫鈉質量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該操作中推注射器時緩緩的目的是 ;若沒有G裝置,則碳酸氫鈉的質量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反應前 | 反應后 |
E的質量為100.0g | E的質量為102.25g |
F的質量為50.0g | F的質量為51.1g |
(3)(5分)據(jù)右表回答下列問題:
①碳酸氫鈉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
質量為 g,
②碳酸氫鈉的質量為 g
③結晶水的質量為 g
④Na2CO3的質量為 g,
⑤該天然堿的化學式中a: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從指定的H、N、O、S、Al五種元素中選擇合適的元素,按下列要求用化學用語表示:
⑴金屬元素 ;
⑵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 ;
⑶人體含量最多的物質中氧元素的化合價
⑷中和反應 (寫一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