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歸納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請補充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探究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實驗過程】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分析或結(jié)論 | |
實驗一 | 步驟一:取少量硫酸銅晶體放在研缽內(nèi)觀察。 | 現(xiàn)象:晶體為藍色 |
步驟二:用研杵將硫酸銅晶體研碎 | 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 | |
步驟三:在2支試管中分別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硫酸銅晶體,并進入少量水,振蕩得到澄清的硫酸銅溶液 | 現(xiàn)象:研碎后的硫酸銅晶體溶解的更快。 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步驟四:向上述兩支試管中各滴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 | 現(xiàn)象:2支試管中均有藍色不溶物生成。 分析: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2)該對比實驗得出的實驗結(jié)論是_______。 | |
實驗二 | 現(xiàn)象:有部分黑色粉末變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分析: (1)粉末由黑色變成紅色的過程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上述現(xiàn)象說明木炭和氧化銅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
【實驗結(jié)論】有他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其他物質(zhì)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qū)2017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 Ba(NO3)2、NaCl、NaOH、Na2SO4、CuSO4 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原固體中一定有Ba(NO3)2、NaOH、CuSO4 和Na2SO4
B. 沉淀 A 中一定有Cu(OH)2 和BaSO4
C. 溶液 B 中一定有NaOH 和 Na2SO4,一定沒有CuSO4
D. 原固體中一定沒有 NaCl和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北京市初三第一學期期末化學試卷及答案 題型:簡答題
過碳酸鈉(Na2CO4)是一種安全的魚塘增氧劑,其增氧原理是過碳酸鈉與水反應生成H2O2和Na2CO3,進而緩慢產(chǎn)生氧氣。
(1)求過碳酸鈉中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為________。
(2)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用過碳酸鈉增氧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北京市初三第一學期期末化學試卷及答案 題型:單選題
能聞到花香的原因是
A. 分子的質(zhì)量很小 B. 分子間有間隔
C. 分子在不斷運動 D. 分子由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課時練習: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填空題
碳和碳的氧化物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請依據(jù)下圖回答問題:
(1)圖1是碳原子結(jié)構示意圖,其原子核內(nèi)質(zhì)子數(shù)為________,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2)碳元素組成不同碳單質(zhì)有廣泛的用途,圖2中用到的碳單質(zhì)是________,圖3中用到的碳單質(zhì)是____,圖4中用到的碳單質(zhì)是________;不同碳單質(zhì)物理性質(zhì)存在明顯差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CO和CO2是碳的兩種氧化物。
CO可作燃料,其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CO2可制飲料,其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課時練習: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 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的煙霧
B. 電解水的實驗中,負極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 在CO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固體的顏色由紅色變黑色
D. 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西城區(qū)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用下圖裝置驗證CO2的相關性質(zhì)。
(1)實驗1: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該實驗說明CO2具有的性質(zhì)是______。
(2)實驗2: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西城區(qū)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食用瘦肉可以補鐵。這里的“鐵”指的是
A. 原子 B. 元素 C. 分子 D. 單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