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的用途由其化學性質決定的是(    )

A.用熟石灰降低土壤酸性                  B.用生鐵制鐵鍋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異味              D.用氦氣填充氣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表示某物質微觀形成過程。請仔細

觀察并回答下列問題:

⑴圖示形成的物質化學式為          ;

⑵該過程說明原子通過    電子形成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或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取10.58g碳酸鈉粉末   B.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C.用濃鹽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金屬材料在國防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圖1為殲﹣15飛機在航空母艦上起飛.

                           圖1                    圖2                         

(1)國防建設中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純金屬,這是因為合金具有更多優(yōu)良性能,例如鋁合金比純鋁的硬度   ▲    (填“大”或“小”).

(2)日常生活中鋁制品比鐵更耐腐蝕的原因是   ▲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鋼鐵的銹蝕主要是鐵與空氣中的 ▲  ▲ 共同作用的結果.

(4)為了避免輪船的鋼質外殼被腐蝕,通常在輪船外殼上鑲嵌比鐵活動性強金屬.小明為探究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圖2的兩個實驗:

①實驗一中,小明以“金屬表面產(chǎn)生氣泡的快慢”為標準來判斷鋅、鐵的活動性強弱,有同學認為不夠合理,理由是    ▲      

②實驗二若出現(xiàn)        ▲         現(xiàn)象,可證明鐵的活動性強于銅.  

(5)某興趣小組對一份含鐵的固體樣品進行探究.通過實驗已確定該樣品由氧化鐵和鐵粉混合而成.他們稱取了13.6g固體樣品,用圖3所示的裝置實驗,測定的數(shù)據(jù)如圖4所示.

①圖3中硬質玻璃管中的生成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固體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是   ▲    克.

③將上述反應后11.2g的固體中加入100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    (結果精確到0.1%)(不寫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80 g質量分數(shù)為35%的濃鹽酸稀釋成10%的稀鹽酸,需加水的質量為(  )。

A.80 g               B.100 g           C.200 g         D.28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歸納與比較”是化學學習的主要方法,下列關于CO2與CO的知識歸納錯誤的是(  )。

A. 1個二氧化碳分子比1個一氧化碳分子多1個氧原子

B. 兩者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都能溶于水,水溶液顯酸性;都能與堿反應;都能燃燒等

C.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滅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氣體燃料等

D. CO2會造成溫室效應;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號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1)13號元素的符號是      ;

(2) 11號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較容易     (選填“得”或“失”)電子,該元素屬于    元素(選填“金屬”或“非金屬”);

(3)列舉8號元素對應單質的一種用途             ;

(4)由金屬活動順序表可知,K 、Ca、 Mg三種金屬失電子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為:K 〉Ca 〉Mg,如圖是三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據(jù)此推測金屬失電子能力的強弱除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有關外,還可能與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CO和CO2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

B.CO和CO2均能與H2O反應

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氣的密度

D.CO和CO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為10的是

A.生石灰         B.醋酸          C.水楊酸         D.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