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現(xiàn)在你拿到的試卷是由白紙印刷而成.下列關于白紙的敘述中,屬于它的化學性質(zhì)的是( 。
A.呈白色B.易撕破C.能燃燒D.比較輕

分析 物質(zhì)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叫化學性質(zhì),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等;物質(zhì)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zhì),叫物理性質(zhì);物理性質(zhì)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溶解性、揮發(fā)性等.

解答 解:A、呈白色,顏色屬于物理性質(zhì),故選項錯誤;
B、易撕破,屬于物理性質(zhì),故選項錯誤;
C、能燃燒,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zhì),故選項正確;
D、比較輕屬于物理性質(zhì),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的區(qū)分,要記憶有關物質(zhì)的性質(zhì),并能夠在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xiàn)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下面是研究氧氣的性質(zhì),水的組成,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燃燒條件的實驗,根據(jù)圖示,回答問題.

(1)實驗A中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2)實驗B得出的結論是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3)實驗C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質(zhì)是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的大.
(4)實驗D是通過控制哪些因素來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可燃物是否與氧氣(或空氣)接觸,可燃物是否達到燃燒所需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n個硫酸根離子nSO42-;(2)甲烷分子CH4;(3)硝酸銀的化學式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各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不能用稀鹽酸除去的是( 。
A.NaCl ( Na2CO3 )B.C 粉(CuO)C.KNO3 ( KCl)D.Cu 粉( Fe 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表中,除去物質(zhì)所含雜質(zhì)的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物質(zhì)所含雜質(zhì)所選用試劑或方法
ACuOCu滴加足量鹽酸,然后過濾
BCO2CO將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CHCl水蒸氣將氣體通過生石灰
DNaCl溶液Na2CO3加適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有一化學方程式aC2H2+bO2=mCO2+nH2O,據(jù)此判斷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a=2mB.b=mC.2a=mD.a+b=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為減少煤燃燒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可將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煤層制得較清潔的水煤氣(主要成分是CO和H2),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H2O$\frac{\underline{\;高溫\;}}{\;}$CO+H2,水煤氣用管道輸送到千家萬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家用煤氣.煤氣廠常在煤氣中摻入少量具有難聞氣味的氣體,其目的是便于人們及早發(fā)現(xiàn)煤氣泄漏.門窗緊閉的廚房里,一旦發(fā)生煤氣泄漏,極易發(fā)生失火,爆炸事故.當你進入廚房聞到極濃的煤氣異味時,應采取的正確措施是關閉煤氣閥門,打開門窗通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各物質(zhì)的轉化中,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完成轉化的是( 。
A.Fe2(SO43→FeCl3B.Cu(NO32→CuCl2C.MgCl2→NaClD.Na2SO4→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如圖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若選用的收集裝置是C,當看到有有連續(xù)均勻氣泡冒出時才開始收集,還可以選用E裝置收集.若在裝置中充滿水,也可作為氧氣的收集裝置,則氧氣應從c(填“b”或“c”)端通入.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二氧化碳時,證明集氣瓶中二氧化碳已集滿的方法是將一根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滿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