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填空.
(1)植物進行光合作用______(2)鐵鑄成鍋______
(3)鎂燃燒能生成氧化鎂______(4)冰雪消融______
(5)鎂是銀白色的固體.______(6)酒精揮發(fā).______
(7)食物腐爛______(8)銅絲彎曲______
解:物質的性質分為:
①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導電性等.如(5)鎂是銀白色的固體.
②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穩(wěn)定性、不穩(wěn)定性、活潑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毒性等.如:(3)鎂燃燒能生成氧化鎂.
二者的主要區(qū)別: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qū)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反之,則是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往往同時發(fā)生,在化學變化中,同時發(fā)生物理變化;在物理變化中,不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如:(1)(7)均有新物質生成,所以屬于化學變化;而(2)(4)(6)(8)均是物質的狀態(tài)或形狀的改變,無新物質的形成,所以屬于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1)化學變化;(2)物理變化;(3)化學性質.
(4)物理變化;(5)物理性質;(6)物理變化.
(7)化學變化;(8)物理變化.
分析:題中不僅要求區(qū)別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還要區(qū)分性質和變化之間的異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對所學概念不要混淆.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是我們判斷物質變化的基本依據.我們判斷物質是什么變化,關鍵看所給的信息是否符合物質的基本特征.如果一種性質(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不能判斷出是什么物質變化,我們還要綜合多種性質進行判斷.
點評:此類題型是一種新情境題中物質性質的辨析(探究性考點),依據新情境題中所給物質的信息,分析、歸納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通過解答此類題目,培養(yǎng)同學們認識事物和概括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