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根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判斷下列實驗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用水來區(qū)別NH4NO3和 NaOH 兩種白色固體
B.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加入過量的Fe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C.除去CO2氣體中的少量HCl氣體,先通過足量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
D.用稀鹽酸來鑒別C、CuO、Fe三種黑色粉末

分析 A、根據(jù)NH4NO3和 NaOH 固體溶于水的溫度變化,進行分析判斷.
B、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C、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D、根據(jù)三種物質與同種試劑反應產生的不同現(xiàn)象來鑒別它們,若兩種物質與同種物質反應的現(xiàn)象相同,則無法鑒別它們.

解答 解:A、NH4NO3和 NaOH 固體溶于水,分別吸熱、放熱,使溶液的溫度分別降低、升高,可以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合理.
B、過量的Fe粉能與CuCl2溶液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銅,后過濾,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實驗方案合理.
C、CO2和HCl氣體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實驗方案不合理.
D、Fe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氧化銅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碳與稀鹽酸不反應,分別滴加稀鹽酸,能產生氣泡的是鐵,黑色固體溶解、溶液變藍色的是氧化銅,無明顯變化的是碳,可以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合理.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難點,在具體解題時要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可根據(jù)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結合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鈉是一種非常活潑的金屬,它可以和冷水直接反應生成氫氣和一種堿,但它不與煤油反應,把一小塊銀白色的金屬鈉投入盛有蒸餾水的燒杯中(如圖a),可以看到鈉浮在水面上,與水發(fā)生劇烈反應,反應放出的熱量使鈉熔成小球,甚至會使鈉和生產的氫氣都發(fā)生燃燒,如果在上述盛蒸餾水的燒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屬鈉,可以看到金屬鈉懸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如圖b),同樣與水發(fā)生劇烈的反應,但是不發(fā)生燃燒,則:
(1)寫出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反應類型:置換反應
(2)在第二個實驗中,鈉也與水發(fā)生反應,但不發(fā)生燃燒,這是因為與氧氣隔絕
(3)第一個實驗中,鈉浮在水面上,在第二個實驗中,鈉懸浮在煤油和水的界面上,這兩個現(xiàn)象說明了金屬鈉具有的物理性質是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4)將一小塊金屬鈉,放置于空氣中,最終會變成什么物質,寫出其化學式Na2CO3
(5)將一小塊金屬鈉放入硫酸銅溶液,請思考,能否置換出金屬銅,若能,請寫出化學方程式;若不能,寫出理由.不能,金屬的鈉的活動性非常強,加入硫酸銅溶液中,會首先與水反應,不能置換出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物質的名稱和化學式相符的是( 。
A.氯化亞鐵 (FeCl3B.硫酸鈉(NaSO4C.生石灰(CaO)D.氦氣(H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在化學實驗中,氣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實驗現(xiàn)象,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生成物中有氣泡(即氣體)產生,這是復分解反應的發(fā)生條件之一
B.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看到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就可以立即收集氣體
C.將導管浸入水中,雙手緊握容器壁,若導管口有氣泡逸出,則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D.將少量氫氧化鈉樣品放入足量稀鹽酸中,若有氣泡產生,則證明該樣品已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氫氧化鉀是我國古代紡織業(yè)常用作漂洗的洗滌劑.古人將貝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高溫灼燒后的固體(主要成分是(氧化鈣)與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在水中相互作用,生成氫氧化鉀.請你按下列要求寫出上述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2)CaO+H2O=Ca(OH)2
(3)Ca(OH)2+K2CO3=CaCO3↓+2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中學生應有一定的安全常識.發(fā)現(xiàn)火險或遇火災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室內起火時,立即打開門窗通風
B.炒菜時,油鍋內著火,立即加入青菜滅火
C.液化氣泄漏起火時,首先關閉氣體閥門
D.被困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逃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過氧化鈉(Na2O2)因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故可作為呼吸面具中氧氣的來源.潛水艇緊急情況時,也使用過氧化鈉來供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從該反應獲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確的是( 。
①過氧化鈉屬于氧化物      ②實驗室可利用這一原理制取純凈的氧氣
③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④反應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變化.
A.①②④B.①③C.①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學習酸堿中和反應時,很多同學對其產生探究興趣.
(1)甲同學將固體氫氧化鈉放入裝有稀鹽酸的試管中并振蕩,試管壁發(fā)燙,于是他得出酸堿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的結論.乙同學認為甲同學推理不合理,理由是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
(2)乙同學為了驗證甲同學的結論,將實驗加以改進:將稀鹽酸慢慢滴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用溫度計測出氫氧化鈉溶液溫度隨加入稀鹽酸質量的變化如下圖:
①由圖知,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的反應是放熱(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②逐漸滴加稀鹽酸的過程中,燒杯中溶液pH逐漸變。
③稀鹽酸加過量時,溶液中的溶質有NaCl、HCl.
(3)丙同學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有氣泡產生,他認為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請你分析變質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碳的單質和氧化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O和CO2均具有還原性
B.用紫色石蕊試液可區(qū)分CO和CO2
C.金剛石、石墨都由碳原子構成,性質相同
D.碳具有可燃性,常溫下化學性質活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