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進行了有趣的化學實驗探究:
一、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圖1所示的是小亮同學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測定方法.過程是:
第1步:將集氣瓶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2步: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3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容積的1/5.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第2步紅磷燃燒時的現(xiàn)象                       ,
化學反應表達式:                                      
②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1/5,
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
A、集氣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體積
B、紅磷過少
C、紅磷沒有燃燒完就急著打開了止水夾
③小博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小博在正式開始實驗前,夾緊彈簧夾,將注射器活塞從20mL刻度處推至15mL處,然后松開活塞,觀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處.該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二、小余閱讀課外資料得知:雙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錳(MnO2)還可用氧化銅(CuO)等物質作催化劑,于是他對氧化銅產生了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氧化銅是否也能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它是否比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更好?
【設計實驗】小余以生成等體積的氧氣為標準,設計了下列三組實驗(其它可能影響實驗
的因素均忽略)
實驗序號
氯酸鉀質量
其他物質質量
待測數據

1.2g
/
 

1.2g
CuO  0.5g
 

1.2g
MnO2 0.5g
 
 
①上述實驗應測量的“待測數據”是              。
②若實驗②比實驗①的“待測數據”更    (填“大”或“小”),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
③將實驗②反應剩余的固體取出后經洗滌、干燥,再次精確稱量得到0.5g黑色粉末,這樣做的目的是                                     ,小余同學認為氧化銅肯定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但小淳同學對此提出了異議,小淳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
將第二次精確稱量得到的0.5g黑色粉末和1.2g氯酸鉀混合放入試管中,加熱,伸入帶火星木條,發(fā)現(xiàn)木條很快復燃。
小淳同學這樣做目的是                                ,
【預期結論】氧化銅也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
【評價設計】你認為小余設計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           ;寫出實驗②反應的表達式                           。
三、有趣的改進實驗
①小晴同學學了分子性質這節(jié)內容后,改進了書本上探究分子運動的實驗。小晴同學找來廢棄的醫(yī)療用品-----微型Y 形管,設計如圖1所示實驗,她進行該實驗是為了探究                     ,實驗過程中能看到的現(xiàn)象是             ,小晴同學設計的實驗優(yōu)點是              。

②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硫燃燒”的實驗:用氣卿(能不斷鼓入空氣的裝置)不斷地向彎型具支試管中鼓入空氣,同時用酒精燈給硫粉加熱至燃燒,移去酒精燈,可觀察到微弱的淡藍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氣,再用酒精燈給高錳酸鉀加熱,使硫在純氧中繼續(xù)燃燒,觀察到           火焰。
寫出實驗中硫磺燃燒的化學反應表達式:                             ,該實驗裝置的主要優(yōu)點是在消除有害氣體對環(huán)境污染的前提下有利于        .你推斷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的 作用是                              。
一、①產生大量白煙,  ②BC ③檢驗裝置氣密性 沒有白煙進入空氣,環(huán)保(不會有空氣溢出,測量精確/直接讀數,測量精確) 二、①時間(收集一定體積氧氣所需時間)②小, ③驗證氧化銅質量不變,驗證氧化銅化學性質不變,比較氧化銅和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 三、①分子不斷運動;左側酚酞變紅;沒有刺激性氣味進入空氣,環(huán)保(藥品用量少);②藍紫色;;對照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一套裝置完成2個相關實驗);吸收二氧化硫,

試題分析: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會發(fā)出黃光,放出熱量,并生成大量白煙;在書寫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反應的表達式時,一定要找準找全反應物和生成物,并注明反應條件;集氣瓶中的紅磷過少,瓶內的氧氣不能被完全消耗,會導致進入瓶內水的體積不足1/5,另外紅磷沒有燃燒完就急著打開止水夾,也會使瓶內空氣中的氧氣消耗不完,致使進入瓶內水的體積不足1/5;小博改進的實驗最大的好處是在密封裝置內進行實驗,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環(huán)境,在實驗前,小博夾緊彈簧夾,將注射器活塞從20mL刻度處推至15mL處,然后松開活塞,觀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處是為了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要證明氧化銅對氯酸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其催化效果,通過對比實驗需要測出收集一定體積的氧氣所需時間;如果加入氧化銅后氯酸鉀分解產生相同體積的氧氣所需要的時間少,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要證明氧化銅是不是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催化劑,除了要證明其是否能改變氯酸鉀的反應速度外,還要證明反應后它的質量和化學性質是否發(fā)生了改變;為了比較氧化銅和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小博同學設計了實驗②和實驗③進行對照;小晴同學為了驗證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性質,設計了第①題的圖示裝置,在該實驗中可以觀察到左側酚酞變紅色,這樣設計防止了氨氣逸散到空氣中,保護了環(huán)境;硫磺在純氧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在書寫硫在氧氣中燃燒的表達式時,一定要把反應物(硫和氧氣)寫到左邊,把生成物二氧化硫寫到右邊,并注明反應條件點燃;實驗②裝置的改進優(yōu)點是防止了二氧化硫向空氣中逸散;為了吸收掉裝置內的二氧化硫,所以把裝置的尾氣通入到了氫氧化鈉溶液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老師請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幫助他將失去標簽的碳酸鈉、稀鹽酸、氯化鈉、氫氧化鈉和氯化鈣溶液鑒別出來.重新貼好標簽.為了區(qū)分這五種溶液,將試劑瓶編號為A,B,C,D,E,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步驟一

B,C溶液呈現(xiàn)紅色
A,D,E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B,C溶液顯       
步驟二

 B,C溶液紅色均消失,
且C溶液中產生大量氣泡
 可確定B為
       溶液;A與C的反應通常
不用作實驗室制取氣體的
原因是
                       
步驟三
 
         
 E中無明顯現(xiàn)象,
D中的現(xiàn)象為
                 
 確定E為氯化鈉溶液,
則D溶液與所加試劑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小組同學利用圖示裝置進行實驗(圖中固定裝置省略),其中裝置甲的試管中盛有固體粉末A,分液漏斗中盛有足量溶液B.
(1)若裝置乙中水下有少量白磷,實驗時將B滴加到A中后,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打開止水夾,則乙中有氣泡冒出,白磷不燃燒;關閉止水夾,則乙中的現(xiàn)象是            ,且白磷燃燒.
①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關閉止水夾前后,白磷產生現(xiàn)象差異的原因是                                     
(2)若A為碳酸鈉,B為稀硫酸,裝置乙中有少量無色溶液.將過量的B滴入A中后,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同時打開止水夾,看到乙的溶液中有氣泡冒出,不變渾濁;一段時間后關閉止水夾,發(fā)現(xiàn)乙中液面上升,溶液變渾濁.請推測乙中溶液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以下是某研究小組探究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關數據(常溫通常指20℃;“濃度”指溶質的質量分數)
 實驗序號
 過氧化氫溶液濃度/%
 過氧化氫溶液質量/g
 溫度/℃
 二氧化錳用量/g
 氧氣體積/ml
 反應所需時間/s
 ①
 5
 12
 20
 0.2
 125
 11
 ②
 30
 12
 20
 0.2
 125
 2
 ③
 30
 12
 40
/
 125
 148
 ④
 30
 12
 90
/
 125
 82
 
(1)通過實驗①和②對比可知,化學反應快慢與         有關;
(2)通過對比實驗       可知,化學反應快慢與溫度的關系是                 。
(3)由上述實驗可知,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最合適的條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完《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后,集體創(chuàng)作了一個小魔術:“變色玫瑰”——用濾紙編制的白玫瑰噴灑無色液體乙后變紅,繼續(xù)噴灑該液體后又變?yōu)榘咨。組員揭密:噴灑無色液體乙前,白玫瑰先用某無色液體甲處理過;噴灑的無色液體乙是由兩種液體混合而成的;組成甲、乙兩種液體的物質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
(1)液體乙可能是        
(2)液體甲中的溶劑是        。
(3)玫瑰花由紅色變?yōu)榘咨珪r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興趣小組同學對實驗室制備氧氣的條件進行如下探究實驗。
①為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氯酸鉀分解速度的影響,甲設計以下對比實驗:
Ⅰ.將3.0g KClO3與1.0g MnO2均勻混合加熱
Ⅱ.將x g KClO3與1.0g CuO均勻混合加熱在相同溫度下,比較兩組實驗產生O2的快慢。
Ⅱ中x的值應為________。
②乙探究了影響雙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種因素。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雙氧水的質量
雙氧水的濃度
MnO2的質量
相同時間內產生O2體積

50.0g
1%
0.1g
9 mL

50.0g
2%
0.1g
16 mL

50.0g
4%
0.1g
31 mL
 
本實驗中,測量O2體積的裝置是________(填編號)。

實驗結論:在相同條件下,_______________,雙氧水分解得越快。
丙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通過比較____________也能達到實驗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麗同學在一次課外實驗探究酸的化學性質時誤將過氧化氫(H2O2)溶液當作酸與氧化鐵(Fe2O3)粉末混合,發(fā)現(xiàn)有大量氣泡產生。她聯(lián)想到二氧化錳(MnO2)可作為H2O2分解的催化劑,那么,F(xiàn)e2O3能否作為H2O2分解的催化劑呢?請你一起參與探究,并填寫下列空白。
【猜想】Fe2O3能否作為H2O2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驗證】小麗同學一次設計了三個實驗
實驗一 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試管中,觀察到有極少量氣泡產生,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到木條沒有復燃,說明H2O2溶液常溫下分解緩慢。
實驗二 在實驗一的試管中加入wg Fe2O3粉末,有大量氣泡產生,然后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到木條復燃,說明                              。
實驗三 待反應結束后,將試管里的不溶物濾出,并洗滌、干燥、稱量,固體質量仍為wg,說明                                              
【實驗結論】小麗同學認為,F(xiàn)e2O3粉末可以作為H2O2分解的催化劑。
【反思評價】小江同學認為要證明小麗同學的結論正確,僅做這三個實驗還不充分,需要補充一個探究實驗,探究Fe2O3粉末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沒變.
【拓展】下表是同學們探究影響H2O2分解因素時所記錄的部分數據:
用足量等體積H2O2溶液制取相同體積O2所需時間
       濃度
時間/min
催化劑
30%H2O2
溶液
15%H2O2
 溶液
5%H2O2
溶液
加入wg MnO2
0.2
0.8
2.0
加入wg Fe2O3
7.0
9.0
16.0
 
通過對表格中的數據進行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
【延伸】明同學看到Fe2O3也能做H2O2分解的催化劑,還聯(lián)想到一種藍色的CuSO4溶液也能做H2O2分解的催化劑,請你一起參與計算:
(1)CuSO4的相對分子質量           ;
(2)80gCuSO4與多少克Fe2O3含有相等質量的氧元素?(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張麗同學欲通過實驗證明“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這一命題。她設計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或總結
結論
總結
實驗一
取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有氣泡產生,木條不復燃
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氧氣,但反應速率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實驗二
向盛水的試管中加入二氧化錳,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沒有明顯現(xiàn)象
                      
實驗三
                        
                       
                      
       
       
       
二氧化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請你幫張麗同學填寫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1)在張麗的探究實驗中,“實驗一”和“實驗二”起的作用是        
(2)小英同學認為僅由上述實驗還不能完全得出表內的“總結”,她補充設計了兩個方面的探究實驗,最終完成了對“命題”的實驗證明。
第一方面的實驗操作中包含了兩次稱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實驗是利用“實驗三”反應后試管內的剩余物繼續(xù)實驗。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在《蠟燭的故事》系列講座中,對蠟燭燃燒所涉及的知識進行了全面介紹.生產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劑等有機物,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對蠟燭原料的組成元素進行探究.
(1)寫出C不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提出問題]生產蠟燭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設與猜想]主要原料為有機物,猜想:
(2)①一定有      元素;②可能還有氫元素和氧元素.
[實驗設計]據上述三種元素的猜想制訂實驗方案.
實驗一:如圖1所示,在蠟燭火焰上方放置一塊潔凈、干燥的玻璃片,一會兒觀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細小的水珠.
實驗二;如圖2所示,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內壁附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觀察現(xiàn)象.
[證據與結論](3)實驗一,觀察到玻璃片上有細小水珠時,說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號)    .實驗二,觀察到燒杯內壁附著的                                   ,則猜想①成立.
[分析與交流](4)實驗一和實驗二獲得的證據均不能證明原料中一定存在  元素,因為                                                        
(5)寫出C的兩條化學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