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化學村”。 “化學村”的布局如下:

(1)認識“居民”。

①10戶“居民”中,俗稱熟石灰的是________,屬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

②“居民”CO與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鹽酸有5戶相鄰的“居民”:Fe2O3、CO、Na2CO3、NaOH、CaCO3,其中不能與它發(fā)生反應的是____________

(2)認識“村中的路”。只有相鄰且能相互反應的“居民”間才是通路。例如,上圖中涂成黑色實線的是一條從“Fe2O3家”到達出入口的路。請你在圖中涂出一條從“CO2家”到達任一出入口的路。_________________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初三化學期初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雙氧水制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溶液中水的質(zhì)量不變 B. 只有加入二氧化錳才能制得氧氣

C. 雙氧水能制氧氣是因為含有氧分子 D. 液體中氫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8分)請你根據(jù)如下提供的實驗儀器和藥品來參與實驗室制取相關氣體的實驗與研究。實驗儀器如下圖所示(導管、橡皮塞等未畫出)。

實驗藥品:5%雙氧水、大理石、稀鹽酸、稀硫酸、高錳酸鉀 二氧化錳

【比較研究】 請?zhí)顚懴卤?/p>

制取氣體

反應物的狀態(tài)

反應條件

收集方法和依據(jù)

氧氣

固體

加熱

排水集氣法

O2難溶于水

二氧化碳

固體和液體

常溫

   

   

【實驗研究】(1)某同學選用a、c、d、f、j等組裝制取和收集氧氣的裝置

①該同學選用的藥品  

②下列是該同學部分實驗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后加藥品 B.先固定試管,后放置酒精燈

C.先將導管伸入集氣瓶,后加熱試管 D.實驗結(jié)束時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

③若用k裝置收集氧氣,則氧氣從 管通入(填m或n);檢驗k裝置中收滿氧氣的方法是:

(2)三位同學根據(jù)提供的實驗儀器分別設計了下列三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

A B C

①他們對設計的裝置相互進行了交流評價。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是

②要檢驗集氣瓶中收集的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兩個軟塑料瓶中分別充滿CO和CO2兩種無色氣體,下列試劑不能將二者鑒別出來的是

A. 澄清石灰水 B. 水 C. 紫色石蕊試液 D. 氯化鈉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屬于化合物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 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 復分解反應 專項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SO42﹣、OH﹣

B.H+、Cl﹣、CO32﹣

C.Cu2+、Cl﹣、OH﹣

D.Na+、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 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 復分解反應 專項練習題 題型:多選題

對于化學反應A+B=C+D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若A、B為化合物,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B. 若A、C為單質(zhì),B、D為化合物,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C. 若A為可溶性堿,B為可溶性鹽,則C和D可能是兩種沉淀物

D. 若C、D為鹽和水,則該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 第十單元 酸和堿 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 常見的堿 專項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氫氧化鈉有強烈的____性,所以它的俗名叫苛性鈉、火堿或燒堿,氫氧化鈉固體曝露在空氣中時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還易與空氣中的________發(fā)生反應而變質(zhì),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8屆九年級下冊化學同步課時練習:第十單元 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 題型:單選題

關注健康,預防疾病。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健康人體血漿的pH范圍在0.9-1.5

B.幼兒及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和發(fā)育不良

C.含氟牙膏可防治齲齒

D.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